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之间的对话,是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读后感可以是对作者风格、语言运用、文学技巧等方面的评价和解析,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封兄弟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1
几乎是刚开始红的时候就买了余华的《兄弟》,可是一直没机会看。趁着暑假,终于从头到尾看完了《兄弟》上下部。
我以前很少看小说,更没有看过余华的作品,甚至没有看过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拍的同名电影《活着》。只是看过一些报道说,这次《兄弟》跟以往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既然我没有看过余华以前的作品,自然感受不到这种变化,所以就谈谈我读完《兄弟》之后的一点肤浅感受。
小说一开始就有点令我反感。小小的李光头,躲进厕所偷看女人的屁股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的父亲因为偷看女人屁股而掉进厕所淹死更是无稽之谈!我甚至有点怀疑这部《兄弟》是如何取得如此高的知名度的。看到后面,李光头见了什么都要“爱”上一番更让我觉得这部小说是不是应该“少儿不宜”。上部感觉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部就有些让人觉得是天方夜谭。虽然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但是也不像小说里那样无厘头。李光头辞去福利厂厂长之后,就想自己去“创业”,然后到处借钱,这里有两点非常不合理:首先是李光头的品牌意识,改革开放初期,举国上下不是梅花牌就是上海牌,或者是熊猫牌长城牌,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凭李光头一个小城的福利厂厂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品牌意识的;还有就是李光头的专卖店思路,众所周知,国内服装企业大多数走的都是批发市场的道路,只有在近些年,一些实力比较强的才走专卖店遍地开花,改革开放初期的李光头也是不太可能想得到的。不去说李光头是如何发迹的,就举办处美人大赛这点也非常不妥。虽然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农民企业家,但也不可能俗到这份上。小说最后也发挥了想象,李光头带着兄弟宋钢的骨灰上了太空。
这是我读完《兄弟》之后最初的感受,这小说很粗糙。可是细细品味,还别有一番滋味。上部的文革写得出神入化,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白兔奶糖确实是一种十分稀罕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到奶糖,而且还是假冒的“小白兔”,宋李之间的兄弟情谊也就从这些描写中变得活灵活现了。下部写到李光头的发家史,确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的缩影。再细细品味,小说中的那些丑陋的东西,还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影子。偷看屁股:不是有那么多人到处偷拍,然后传到网络吗?处美人大赛:超女、好男儿不也这么俗吗?要是余华今年夏天之后才写下部,肯定会加上“童子男大赛”的。
细细品味,也就知道这部小说之所以这么红的原因了。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2
偶然间读到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余华是中国享誉世界的当代作家,作品获得过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文学奖。这《兄弟》确也吸引人,本想着消遣着慢慢看吧,结果看着看着就欲罢不能,五十多万字,三天看完。之前刚看了好些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暗自发誓:长篇小说暂休矣,否则,有损健康,一拿起来就放不下,非得一气呵完,搞得眼也花了,脖也僵了,腰也酸了,长此以往,岂不废了;没记性啊,抓起个《兄弟》就将那暗誓抛去了九霄云外。
话休饶舌,分享一下这部作品的特色吧:那笔法甚是不同寻常,除了着重描写暴力、血腥、丑陋这些人类现实的阴暗面,竟然还有肮脏,而且是极度的肮脏,比如:像雪花点密集的苍蝇,臭气冲天的大粪坑。
作者毫不惜笔墨地细致描写渲染营造这样的情景,看得我特么阵阵作呕,简直是挑战我的心理极限。好在磕磕碰碰地闯关后,感受到的仍是作品的魅力—透过阴暗反衬出阳光的温暖,透过非常态、非理性反衬出智慧、理性的可贵;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深刻反映着剧烈动荡时代中人性的美与丑。
当我拿起一本书要阅读时,总要对书名琢磨琢磨,展开想象:预测这本书要写的是什么,同样,我觉得《兄弟》这本书可能写的就是亲兄弟之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亲兄弟之间是如何互帮互助成就一番事业的。事实如何?开卷有益。
本书作者,余华,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 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 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10年 )等。《兄弟》是余华的第四部长篇,也是余华篇幅最长的小说。小说分上下两部,写了两个价值观完全不一样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的故事。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他们在相互照顾中成长。本书中描述的幸福是鲜活的,作者余华描写宋凡平曾经是篮球场上的明星,六十年代没什么娱乐,晚上的露天球场就是全城人物围聚的中心。
宋凡平在这个篮球场上,因为他是前锋,在灌篮的时候出足了风头,全场欢声雷动。宋凡平就跑到球场边上,一手抱起了李光头,一手抱起了他的儿子宋钢,把两个孩子放下来以后,又抱起了李兰。
这在现实生活中间,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余华就是要塑造这么一个画面,让这个幸福感能够突出出来。他们从球场上下来以后,就一起去吃了冷饮,然后全家就走到了一起。李光头七岁的时候,李兰和宋凡平就结了婚。当读到宋凡平的悲惨遭遇又使人黯然伤神,不禁落泪。这里写得最感人的,也是最残酷的,就是一个丈夫为了信守自己的诺言,拼死也要上车去接自己妻子。宋凡平那天晚上偷偷地从仓库里面跑了出来,因为关他是关在仓库里的。跑回家以后,先带着两个孩子打扫房间,然后早上穿上了一件红背心。这个红背心也是时髦,然后他就上汽车站去了,准备买一张汽车票去接李兰。他逃跑了以后,被造反派发现了,在汽车站,其实已经埋伏了造反派。宋凡平一到车站,就有6个造反派拿着木棍拦截他。他从木棍拦截中间一直冲到汽车站的卖票口。余华写宋凡平被活活打死,一共写了三个越来越惨烈的层次。第一个就写埋伏已经设好,然后他在抡起的木棍中间一次次地拼死冲到窗口。脱臼的胳膊被打断了,他在窗口说完“去上海,买一张车票”,就头破血流倒在了墙角。然后6个造反派12只脚,一直踢,踢到他一动不动。
第二个,就是宋凡平在昏迷中间听到了检票的声音,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站起来以后,他冲向检票口,这6个造反派就跟上去打他。检票员因为害怕了,就把检票口给关上了,他进不去了。这6个造反派一直追着他,从候车室一直打到候车室门外。造反派把打断的锋利的木棍像刺刀一样刺向他的腹部,这就致了命。 第三个,就是他听到了公共汽车开出来的声音,还叫了一声,说:“我还没上车呢”,然后又被打倒在地,这回就彻底地被打死了。
李兰在上海等宋凡平,等了整整一天没有人来接她,第二天她就坐着早班汽车回了刘镇。回到刘镇以后,看到两个孩子浑身都是泥土,这时候她才知道她的丈夫已经死了。
书中重点讲了两个不同个性、不同人生观的人,无法抹杀他们从童年走到青年的岁月,一路互相扶持过来的情义,但终未能抵御住人性的私欲,走到了那个宿命的结局。命运造就了这一对兄弟,却又让他们彼此折磨,这是人性的复杂,绕不开的宿命。当背叛出现,当真相揭开,更可怕的是人的自私,也许余华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我救赎。在我们身边也同样存在同胞兄弟在创业初期共患难,当事业发达了,面对利益,人性的自私露出水面,彼此折磨,此时,兄弟间该懂得自我救赎,遇事不怕事,积极沟通,和平解决,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余华的作品沉重而不沉沦,哀伤而不颓丧,人性中的善与恶交织在一起。这些善就像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光,你会遗忘那漆黑的深不可测的夜空,而记取那点点星光。《兄弟》是扒开了灵魂,虽然我们不得不面对灵魂的丑陋,我们是否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扒开灵魂去审视每个人的自我和内心,因为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魔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我救赎。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3
寒假里,我读了《狮心兄弟》这本书。
书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狮心兄弟从外表到性格都完全不同。哥哥约拿旦·狮心健康英俊,聪明善良,而弟弟则性格懦弱,且患有重病。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弟弟,并且为弟弟献出了生命,从而到了南极亚拉,弟弟随后也到了这里,兄弟俩在这个新世界里平静的生活了一段时间,马上投入了新的战斗。因为这里有邪恶、有暴力,可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兄弟俩勇敢的出击了。可哥哥却被卡特拉的焰火烧瘫痪了,哥哥告诉弟弟,只要从悬崖跳下,就可以到南极里马,可弟弟不敢,最后受了哥哥的激励,弟弟终于跳下去了,就这样,他们一起到了南极里马,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觉得狮心兄弟很勇敢、很聪明、很善良!
在现实中有相同的事例:比如我和弟弟,只要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会告诉他:“你要敢动我弟弟一根汗毛,我决不饶你。”只要有人对我不好,弟弟就会跺他两脚,虽然跺不到别人,但这已经表明了弟弟是多么的爱我。
当然,也有相反的事例:比如,有的人不顾一切的为自己着想,从不为别人考虑。我觉得他这样做不对。
我觉得人应该爱护自己的家人,而不能只为自己着想!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4
寒假,我读了一本叫《霸王龙兄弟》的书,使我深受触动。
书中讲到霸王龙金眸和银睛是一对双胞胎兄弟。5岁时,强壮的金眸已经能轻松捕猎,瘦弱的银睛却为捕获自己的第一只猎物付出了血的代价。10岁时,兄弟俩因为霸王龙独居的天性而离开了彼此。20岁时,正值壮年的金眸已经成为卡洛河畔最凶悍的霸主,并有了自己的家庭,而银睛却仍在四处漂泊。25岁时,瘦弱的银睛成为了森林最温和的霸主。有一天,一只邋遢的老霸王龙来到了银睛的地盘,银睛发现,它居然是自己的哥哥金眸,幼年时一直生活在哥哥阴影下的银睛,不但接纳了哥哥,还照料起了金眸。当银睛遇到强大又特殊的对手,金眸以死相拼保护着银睛。最后,兄弟俩安详地淹没在明亮的火山喷出的热浪中。
看完这篇故事,我的眼圈红了。兄弟的情义流淌在它们的血脉之中,它们之间的爱感天动地,你的苦难是我的苦难,我的伤痛就是你的伤痛。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这就是金眸与银睛的兄弟之情。“活下来,并且好好地活下来。”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老霸王临死前对两个儿子的嘱托,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由衷地劝告。是的,要好好地活下来。有了信念的支撑,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在别人侵犯银睛的领土时,金眸也义不容辞地帮助银睛,使侵犯者抱头鼠窜,落荒而逃,展现出了霸王龙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因为它们爱着,所以它们互相依赖;因为它们爱着,所以它们在逆境中更强大;因为它们爱着,所以它们生死共患难!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了《想飞的莱特兄弟》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莱特兄弟利用爸爸给他们的玩具飞机造了一架真飞机,帮助人类圆了想飞的梦。当然,要想造一架真飞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莱特兄弟在制造飞机时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验,但每次都失败了,他们都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终于,他们获取了成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看完这个故事,我在佩服莱特兄弟坚持不懈的精神时,也有一点惭愧。我记得有一次在做24点练习题时,有一道题我只思考了一小会,想不出来就放弃了,就去缠着爸爸妈妈给我讲解答案。我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应该像莱特兄弟一样,坚持不懈地思考,直到想出答案为止。
我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关键是你努力了多少,你努力的越多,收获也就会越大。爱拼才会赢!莱特兄弟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下定决心,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6
皮卡是哥哥皮达的狗腿子、跟屁虫。他最喜欢和哥哥一起逛大街,三天三夜不进家门他都乐意。兄弟俩在地毯上买了一本漫画书——《淘金记》,从此皮卡就迷恋上了金钱,那些钱在皮卡的脑海里变成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飞翔着。
可是有一天,皮卡把他小木盒里的钱一下子花光了,他到底是买了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原来,再过几天就是皮达的生日了,他在自行车店里把一辆漂亮的自行车买给了皮达。小女孩草环出现在幼儿园第五班大班时,皮卡和同学们正在新来的林老师的带领下大声唱歌,草环是乡下人,他的脸色比所有的孩子都红,很像一只光亮光滑的苹果,草环呆呆的尴尬的看着笑成一片的孩子们,她发现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笑,不久他就知道了这个孩子的名字——皮卡。老师问草环:“5加6是多少啊?”草环没有说话,“算不出来吗?”林老师疑惑地问,老师决定放弃草环了。她问其他孩子“五加六是多少?”所以孩子都举起了手。皮卡却没有举手,林老师看着皮卡,难道皮卡也不会吗?这不可能。林老师知道得很清楚,皮卡的心算你是全班最好的,“皮卡,五加六是多少?”“十三”,皮卡说。老师批评了皮卡。草环给同学们带来了快乐,但皮卡不笑,皮卡不但不笑还总是把眼珠转到眼角上,狠狠地瞪着,瞪着那些笑得要死掉的孩子。他们嘲笑草环,就等于嘲笑了幼儿园里的任何孩子,也等于嘲笑了他。
而有一天,大家告别了草环,在一个下午,城管检查电影院那一条街,看见了草环父母的地摊,把他们的炉子带走了,草环的父母失业了。草环就这样离开了幼儿园。在一个星期五,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天林老师带领大家画一只小鸡,发现皮卡不见了!校长和老师随皮卡的家长疯狂寻找皮卡的踪影。在傍晚时分,皮卡终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原来,皮卡看见了两只鸽子而追出校门外而迷路了。谁也不会想到,过了几天,皮卡又一次失踪了,不过这次校长根据同学们的描述很快找到了皮卡,原来,幼儿园旁边是一所小学,再过几天皮卡就毕业了,他想去小学溜达。当看到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教室时,他进去坐了下来,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能识黑板上的一些字。当老师找到他时,都笑他太调皮了,他却不以为然。在9月的一个清晨,皮卡背着书包上小学去了。。。
这就是皮卡,一个重情义、对弱者打抱不平、喜欢鸽子、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的皮卡。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7
从前,常听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是一部优秀感人至深的作品,若我没有亲自品读过,自然也不敢妄加评论了。如今我通读了全文,心中颇有另一番感慨,同时也伴随着淡淡的欣慰。文中父子骨肉之情,如兄弟手足之情,又如同学同窗之情……这种种的一切,无时
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是的,也许他们才是一对真正的父子,他们的感情也因为他们默契的合作、无言的支持而成为慈父如兄。
读完文章后,我掩目深思:我们父女之间的感情像他们那样深吗?
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为人正直,性格倔强。
在我上小学的期间,当我没有完成作业而被留在学校时,父亲永远不会像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那样为我送饭;每次期末考试结束,父亲也不过问我的试卷是否满分。因此,我的成绩单只能躲在口袋里默默地哭泣。
可是……
在六年级临近期末考试的那段日子里,天气酷热难熬。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父爱的温暖。父亲为了买一本我要的参考资料,他跑遍全镇的书店;为了给我加餐补足营养,他会想方设法让我多吃点肉和水果;为了夜晚能让我安心复习功课,他宁愿不顾疲劳而为我驱赶蚊虫……多好的父亲啊!这样的父亲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我深深地沉浸在温暖的父爱之中。
也许天下父母都是这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父亲对我的关照们是无微不至的。无私的“待遇”,一个父爱去价的“待遇”啊!
如今,许多往事已变黄褪色了,而父亲的情和爱永远镌刻在我灵魂深处!
多年父子成兄弟为千万个学生喊出了心声,为千万个家长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地读者最喜爱阅读的小说之一的主要原因。
封兄弟的读后感篇8
宋佳睿 青岛市黄岛区珠江路小学
?乌鸦兄弟》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读起来简直是爱不释手。
这本书和《拉?封丹寓言》一样,都是寓言书籍。书中有许多有趣的并且蕴含着人生道理的故事,这能给我们好多的启迪。例如"拳师和西瓜皮"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所向无敌的拳师之所以能败在一块西瓜皮手中,就是因为高傲的态度造成了他走路时总是大摇大摆、目空一切,结果踩在一块不起眼的西瓜皮上,滑到以后的他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对拳师来说是个惨痛的教训,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强大,在生活中也应该严谨认真,不要忘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带给我们的警示。
"金和铁"的故事则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人首先应该拥有像金子一样高尚的品德,在面对别人无端的嘲讽和挖苦时没有必要急于辩解。因为时间才是最公正的裁判—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另外,我还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学习"两根木柴"中那根湿烂的木柴,只会"咝咝"地冒烟。生命假若不能像那根干燥的木柴那样释放出自己的正能量,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
在这么多有趣而又值得深思的小寓言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猴子种豆"这个故事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看到农民伯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情形以后,它也有模有样的学起了种豆子。可是小猴子又太急于求成了,豆子种上之后,它每天都要把种子挖出来看看发芽了没有,结果它的种子始终没有发芽。这个故事和揠苗助长的故事讲述了相同的道理: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切忌只为了追求一个理想的结果而急于求成。同时,它也告诫我们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都蕴藏在了一个个浅显易懂而又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我非常喜欢它。所以,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同学们!
封兄弟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