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铁丝的读后感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读后感是探讨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锈铁丝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锈铁丝的读后感7篇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1

今天我在《课外阅读》这本书里看了《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德国小镇上,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外的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天真善良的女孩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面包,可有一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

故事的结尾感人,女孩死了,她生前曾经站过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开出了与她那红色的蝴蝶结一样鲜红的番红花。这是一段残酷到连人心都会冻结的历史,但是故事中的小女孩罗斯·布兰奇却拒绝当一个旁观者,而以她纯真善良的心和不求回报的善行,融化了冰雪,带来了光明。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2

纯洁美丽的白玫瑰寄托着世上所有的美好,而洁白如雪的花瓣上撒落的那抹艳红却刺痛了我的双眼。“砰”的一声,欲震聋我的双耳,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小的身躯躺卧在我的面前,犹如一只残了双翅的蝴蝶翩然落下,身上涌出了热血,可苍白脸上的双眼仍饱含希望地望着那朵小花,在铁丝网上颤微微地开放。如若我梦中那双善良、坚强的双眼,抚慰着我内心的伤痛,是你啊,最美丽的白玫瑰——罗斯布兰奇。

第一次捧起《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本书,我便记住了罗斯布兰奇这个美丽的名字。看着灰蒙蒙的画页上那个美丽的小女孩,细细品尝文中的点点滴滴,我爱上了她纯净的双眼,那如她头上红色蝴蝶结般热情洋溢的个性。我仿佛跟随着小主人公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德国小镇上经历了那非人的战争,感受着他们的惊惧与痛苦。

我看到了小主人公亲眼目睹一个小男孩逃走后又被抓回装满人的囚车时满眼的震惊;她追着囚车来到树林空地上看到铁丝网后站着的那群瘦弱不堪的人时满脸的悲痛;她为集中营的犹太儿童送食物时满心的关切和担忧……那双善良的双眼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抹光亮,逐渐照亮人们痛苦的内心。然而有一天,铁丝网拆掉了,里面的人不见了,原以为春天来了,没想到一切只是假象,刺骨的冬风残忍地刮走了那一份希冀,留下的只是一片冰天雪地。那朵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小红花只能挂在那片铁丝网上逐渐凋零,如同那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女孩带着那颗善良、向美的心沉睡了……

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满脸泪痕,是的,我为这个美丽小女孩的善良、为她满满的爱动容。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有国界之分。战争带给我们儿童的是伤害,是止不住的痛苦,而那双纯洁的双眼犹如最后的净土,让人们满怀希望。二战的悲惨和纳粹分子对犹太人屠杀仍历历在目,而现今呢?我仿佛看到了伊拉克战争中那儿童苍白的面孔上深深的恐惧,那心灵深处渴望和平的呐喊。如果每个人都有颗像罗斯布兰奇那样纯洁无暇的心,那么世界将会是多么的美好。和平、和平、和平……这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呐喊……

拨开黑夜,天亮了,眼前一片清明,漫山遍野万木葱郁,满山红艳艳的花蕾在晨风中摇曳,微风在轻轻地伴奏,一群头戴红色蝴蝶结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尽情地歌唱、舞动……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3

最近我看了一本绘图书,名叫《铁丝网上的小花》,它我深有感触。它的内容不像名字一样听上去美丽又温暖,而是一本让人看了以后连心都会哭泣的图画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德国二战时期时的一个小镇上。当地的人正在到处寻找和捕杀犹太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名叫罗丝布兰琪的德国女孩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分面包给一群瘦骨伶仃的犹太人吃。直到有一天,那群犹太人突然不见了,正当她疑惑不解之时,忽然,一声枪响……

整本书的画面都是一种灰冷的色调,让人压抑、窒息。而与画面格格不入的则是三片刺眼的红色。它们分别是德国人袖子管上的红色标签、罗丝布兰琪头上的红蝴蝶结和女孩死后在生前站过的土地上开出的鲜红的花朵。那红色标签无疑是战争的血腥和罪恶的象征,同时也揭露了当时德军的残暴和蛮横;而那红蝴蝶结则是一抹生命的亮色,是这个女孩那单纯善良的心灵之表现。这两片红色一片是死亡,另一片是生命,深深地刺进了我的记忆里。最后一片红色——是美丽的,同时让人看了以后也感到既温暖又十分凄凉。

那时,正是德军最猖狂的时候,他们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关进毒气室,或是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把犹太人折磨致死,犹太人正经历着一片撕心裂肺的黑暗,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残酷的沙场,和硝烟的战火。而主角罗斯?布兰奇作为一个德国女孩,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可她却拥有着一颗如天使般善良的心,知道有一天她被发现,倒在枪口。使得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冒着生命危险为关押在铁丝网里的犹太人送去吃的

故事的结尾非常凄惨,同时也温暖着我们的心:几年后,万山遍野,万木葱花,在这个女孩生前曾站过的地方,星星点点地开出了鲜红似血的番红花。我想这些花正是这个女孩灵魂的写照呵!全文很短,只有区区几十行,词语也是如此的朴素,可却犹如滔天巨浪般震撼人心,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罗丝。布兰琪那纯真的灵魂。虽然她死了,可她却永远活了下来,永不逝去。她的灵魂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4

看完这本绘画本后,心就像压着一块重重的石头,深沉沉的。

这几天的天气也是阴沉沉的,乌云总是重重地压在天边,使窗外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黑白中,或许就像故事中那战争笼罩下那灰灰的天空,灰灰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压抑、窒息。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仰头问苍天,是否你也在为女孩那不幸遭遇而鸣不平?抑或是在为女孩那纯洁心灵而感动?

罗斯布兰奇,生活在德国一个小镇上的女孩,偶然地在郊外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天真善良的她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面包,最后,自己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

当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并不明白在那特殊时期,她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别人?我想,那真是愚蠢的做法。后来,当我用心体味后,才懂得,那是个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举动!当她发现铁丝网后面困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时,她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即使当时一片面包拯救不了这些濒死的人们,但这片面包在递过铁丝网那一刹那,她为他们带来了一缕天堂的霞光。

她,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但却有不平凡心灵。她帮助他们,无私无悔地付出,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种爱是何等的伟大啊!我们有必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平时生活中,当我们看见别人有难时,就应出手相助,像女孩一样把自己心中的阳光,心中的爱散播给别人,把温暖传递给别人,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就像之前的汶川大地震,就因为在紧要关头,人们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积极救援,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救助之手,献出了自己心中的温暖,四川才能够从创伤中得到康复。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种爱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如:在拥挤的车上,把位子让给老弱病残人士,引领盲人过马路等等。其实,帮助别人不一定要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无论事情大或者小,只要我们伸出了援手,温暖依然会回荡,依然会传播。就如俗话所说‘‘勿以善续不为’’。

女孩在纳粹灭亡前夜牺牲了,但在她站过的地方,那一朵朵盛开小红花已宣告了人间春天的来临。

是啊,风雨过后,太阳终会破云而出。你看,窗外雨停了,云销了,太阳出来了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5

暑假的时候,我阅读课一本课外书,名字叫做《铁丝网上的小花》。《铁丝网上的小花》是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字数不多,但它却好像一台世间最好的照相机,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眼中的战争。虽然这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处直接描写战火、硝烟、鲜血……但看完此书,每个人都会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德国的一个小镇,主人公是一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她偶然间在郊外的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她并不知道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只是觉得他们非常可怜,于是便冒着危险每天给他们送去食物,哪怕是自己挨饿。有一天小镇的居民因为战争纷纷逃离,而罗斯.布兰奇仍旧放心不下铁丝网后的那些人们,她想再去看看他们,可是这一去却再没能回来,她也最终也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

在这本书中,灰色的天空、冰雪覆盖的土地、满脸戒备的人们、铁丝网后瘦骨嶙峋的孩子……一切都了无生趣。而我们的小主人公罗斯.布兰奇人如其名,她就像寒冬里的一朵小花,给囚禁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她就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给囚禁的人们带去了温暖……

在书的结尾,树木变绿了,鲜花开放,鸟儿在枝头欢唱,一切都那么美好。它向我们昭示,战争结束了,人们又拥有了美好和平的生活。

战争结束了,但失去的亲人却再也无法回来了,这深深的伤痛又有谁能抚平。看完这本书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忍不住深深地祈祷,这世上不要再有战争,让那无情的战火远离所有的人们,愿我们都能好好守护这和平的生活。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6

?铁丝网上的小花》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一个小女孩罗斯。布兰奇亲眼见到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德国小镇上的故事。让我们分辨善与恶、美与丑。

小主人公目睹一个小男孩逃走后又被抓回装满人的囚车,后来,她追着囚车去的方向来到了树林中空地上,被一道带电的铁丝网挡住她的去路,铁丝网后站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小女孩经常带食物到那里从铁丝网的缝隙递给他们,直到有一天,铁丝网被拆除了,里面的木板房也不见了,突然,一声枪响……这个可爱、纯真、善良的小女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这个让人哭泣的故事结尾,使不懂战争的我,了解了战争的残酷。

小主人公虽然倒下了,最后那漫山遍野万木葱茏,红艳的花蕾在其它颜色花朵的映衬下缀满整个山坡,象征善良纯真的美德重回人间,正义战胜邪恶……

罗斯·布兰奇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她看到别人受害,就会伸出援手,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她尽她自己的能力,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受害的人,这很让我敬佩。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像罗斯·布兰奇一样,看见别人有难,就出手相助,无怨无悔地付出爱心,这样世界一定能更加美好,更加温暖。我们要像罗斯·布兰奇一样,把自己心里的阳光,把自己心里的爱,播撒给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将会更美好!

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人人有一颗善良洁白的心,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更美好的!

锈铁丝的读后感篇7

不知为什么样, 我刚合上《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本书,想到的便是白玫瑰.可能是因为主人公罗斯布兰奇在法语中意思也是“白色的玫瑰”吧!它象征着纯洁无瑕和本真,高贵的品性和美丽的人生。

这本书以一个小女孩的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发生在德国小镇上的故事,小主人公目睹一个小男孩逃走后又被抓回装满人的囚车,后来,她追着囚车去的方向来到了树林中空地上,被一道带电的铁丝网挡住她的去路,铁丝网后站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罗斯布兰奇经常带食物到那里从铁丝网的缝隙递给他们,直到有一天,铁丝网被拆除了,里面的木板房也不见了,而罗斯布兰奇在纳粹灭亡的前夜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

这种悲剧式的故事给予我深深的心灵震撼,促使我久久地回味发生在六十多年前那场人间灾难。

意大利画家罗伯特英诺森还刻意在每幅画设置了一些具有某些意义的图画元素,例如,在正文第一幅画中,一些德国兵在登上一辆卡车,镇长站在高台上,他的两边是一个德国兵和一个军官,他们面前垂下一面很大的纳粹党旗,一些向德国兵招手的平民也拿着纳粹小旗,一个居民的窗口前也垂下了一面纳粹旗……这说明了当时整个小镇,整个德国都被纳粹所威胁,都成为纳粹党的狂热支持者。

头扎红色蝴蝶结的罗斯布兰奇几乎出现在故事结束前的每一幅画面,它与红色的纳粹旗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寓意,纳粹旗是邪恶的象征,而红色的蝴蝶结则是纯洁、天真和人的善良本性的代表.罗斯布兰奇最后一次出门给集中营的犹太儿童送食物,头上的红色蝴蝶结突然不见了,这也暗示了纯洁善良的小主人公将被扼杀的命运。

这本以儿童为对象的图画书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杀戮的场景,而是用间接的手法清晰地传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读者在看似平淡的故事去了解纳粹的邪恶以及犹太人在二战中所经受的苦难。

这不仅仅是一本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人民的悲惨和纳粹分子对犹太人屠杀的书,还是一个涉及儿童美德教育和培养善良,爱心,勇敢品德的书。

然而,反观亚洲,1937年日本侵略军对南京军民的大屠杀依然历历在目,铁证如山,而现在日本右翼分子却百般抵赖,说什么当年为了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还将日本小学生的课文改了原来的段落,想方设法去抹去人们这段悲惨回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作家和画家应拿起手中的“武器”以图画书的方式,从小教育儿童,让小孩明白日本皇家军对中国人民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培养他们民族自强的意识。

小主人公虽然倒下了,但最后,漫山遍野万木葱茏,红艳的花蕾在其它颜色花朵的映衬下缀满整个山坡,象征善良纯真的美德重回人间,正义战胜邪恶。

锈铁丝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呐喊的药的读后感精选7篇

笑的力量的读后感精选7篇

朋友的酒的读后感7篇

《寂静的春天》的读后感800字7篇

春天的诗的读后感优秀7篇

狼的眼睛的读后感7篇

父亲的城的读后感优质7篇

怀念的秋天的读后感优质7篇

写读后感的读后感的作文精选7篇

尧的故事的读后感最新7篇

锈铁丝的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