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进度编写教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案的详细规划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使教学更加有趣,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赏中秋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赏中秋教案篇1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切实做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青桥学校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日小报评比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丰富中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未成年人主体作用和家校互动的纽带作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颜玫
成员: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
以中秋节为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由来、节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食品和节日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要求内容精炼、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创意、报头新颖、贴切。
2、作品形式。
手抄报和电子报均可(打印成纸质)。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绘画展现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以文字采集为主,中学生则更多地表现自身感悟和创作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新兴媒介创作各具特色的“电子节日小报”。
五、报送数量、规格要求与收件截止时间
1、报送数量:各班在本单位比赛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作品上报学校。
每个班送优秀作品2幅;学校再评比出小学、初中各一副报送教体局。
2、报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为4开,单面创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请用正楷字体注明:学校、作者姓名(不得超过1人)、组别、作品种类、作品名称、指导教师(不得超过1人)。
3、收件截止时间:20xx年x月x日。
六、评选表彰。
1、分小学组、初中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2、指导学生获一等奖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
赏中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
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赏中秋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幼儿品尝月饼、和家长一起制作灯笼、学习和欣赏歌曲、手工制作,绘现等形式,体验过节的快乐,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
二、活动准备
活动形式:班级集活动、幼儿园集体活动
三、活动内容
环境创设:
1、各班和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公共活动场所,其中有月亮的变化、灯笼等。
2、各班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幼儿在节日前观察月亮,绘制月亮的变化图。(各班事先发起记录表)
艺术:
1、绘画:中班提供图片或实物水果,供幼儿画水果。小、托班涂色练习:好吃的水果
2、泥工:供幼儿制作月饼。
3、制作灯笼:用空瓶、彩带、色纸、粘贴素材等做灯笼。
4、唱有关月亮的`歌曲。《小白船》、《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语??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嫦娥奔月(小、中、大班,小小班视情况定)
2、儿歌《中国的点心真不少》过节啦,吃点心,吃点心,吃些啥?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国的节日多,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3、小班:古诗《静夜思》中班:吟唱《枫桥夜泊》《泊船瓜洲》(有关中秋节诗词自选一到二首,附后)
社会
1、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唐朝初年)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2、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神话故事的名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彰月饼起义、唐明皇夜游月宫许多故事流传至今,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小玉兔、桂花树
科学:
1、了解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2、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是哪个国家的什么计划的一部分?(“阿波罗计划”)我们中国是谁第一个乘坐载人航天飞船登上太空?(杨利伟叔叔)这个航天飞船叫什么名字?
赏中秋教案篇4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
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
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赏中秋教案篇5
活动主题:
中秋节
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赏中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赏中秋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
★ 中秋赏月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