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熊猫美术教案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小组竞赛的教案,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激发潜能,增强学习动力,很多人在制定教案时,会结合实际案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熊猫美术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7篇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2、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观察重点:

1、 幼儿能否选择粗细不同的绳子进行玩色。 2、 幼儿用宣纸压印的兴趣。活动准备: 1、材料:棉制绳子每人四根(两粗两细,长度同幼儿的手臂),每人四色颜料,铅画纸每人两 张,白宣纸一张,格子布一块。 2、场地:用橱和小桌椅等布置成“熊猫百货店”。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 示范讨论--> 幼儿创作 -->活动延伸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长颈鹿阿姨来到熊猫伯伯的布店,它对熊猫伯伯说:“天冷了,我想买块有花纹的格子布做围巾。”可布店里的格子布没有花纹,小动物们不喜欢,这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介绍材料 上次我们用底纹笔和棉签宝宝做了美丽的格子布,今天我们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印上漂亮的花纹,它是谁呀?(绳子) 2、师生共同示范(以拍照的形式导入) 1)教师示范 ①做动作:选根什么绳子,蘸点什么颜色,请它到纸上跳个什么舞? ②拍照:跳好了给它拍张照,放在纸上不要动,“咔——嚓”! ③印照片:拍好了用宣纸宝宝来压一压,印一印。 v④红绳宝宝拍好照要回家了,它应该回到什么颜色的盆子里?(红颜色的盆子里) 2)引导幼儿观察粗线和细线印出的不同效果 ①细细的绳宝宝也想来学跳舞,大家一起来教教它,好吗?(教师示范) ②粗绳宝宝跳的舞和细绳宝宝跳的舞有什么不同?(请幼儿描述) 3)幼儿尝试 其它绳宝宝还想跳,谁愿意来教教它?跳个刚才没跳过的舞。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创作要求 绳宝宝在格子布上跳了舞后,布就更漂亮了,让所有的绳宝宝都来跳一跳,好吗?(在铅画纸和宣纸上作尝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请粗细绳子跳了些什么舞。 2)观察幼儿在压印时的动作情况。(轻轻地印) 四、活动延伸,激发兴趣 1、游戏:卖花布 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熊猫百货店”,幼儿作售货员,叫唤着卖格子布。 例:大狮子,快来买我的花布呀! 小猴子,快来买呀!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吴作人笔下的熊猫活泼、可爱的姿态。

2.尝试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熊猫的不同姿态。

3.增强对熊猫的喜爱。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作品《熊猫竹石图》、各种姿态的熊猫图片

2.材料:竹子背景图、墨水、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一只小动物请你猜猜是谁?(ppt出示熊猫的步骤图)

小结:哦,原来是熊猫。熊猫还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是我们的国宝哦!

二、欣赏名画,感受水墨。

1.了解水墨画。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来看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中画叫水墨画,是有墨汁、水相互调和然后用毛笔画出来的画。这种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我们称为国画。

2.欣赏《熊猫竹石图》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呀,在作品中竹子、熊猫、岩石等图形,所以这一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猫竹石图。

这两只熊猫他们长得怎样?(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

这两只熊猫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呀,画家爷爷用淡墨勾画了熊猫的轮廓,用浓墨画出了熊猫的四肢、耳朵、眼睛,黑白分明,熊猫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3.欣赏不同姿态的熊猫。

看,我这儿还有熊猫图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些熊猫在干什么啊?(吃竹叶)他们是怎样吃的呀?

这些熊猫又在干什么了呢?(玩耍、睡觉)

在这些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副?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的熊猫作品,而且都是水墨画。这些作品都是一位叫吴作人的画家画的。其实这个吴作人画家还画了许多其他的水墨画。

三、分组合作,体验水墨。

1.探索画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水墨画熊猫,那我们也来画一画水墨画熊猫吧。

你觉得熊猫应该先怎么画那部分呢?(先画……,再画……)

2.交代要求。

用大拇指和中指扣紧毛笔,然后蘸上墨汁并在瓶子上刮掉多余的墨汁进行绘画。

3.幼儿操作。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副有着竹林的背景图,但是上面没有可爱的熊猫,请你去把你的熊猫添画在上面吧。

四、相互欣赏,拓展

思维。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2.欣赏水墨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朋友画的熊猫真可爱,还有很多喜欢水墨画的人把它们都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清画家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墨操于人,勾泼洪染之。”中国的的笔墨观,是中国画家在长期绘画实现的,它体现了中国画家伟大的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独特趣味和民族风格。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具有特色的水墨画。

孩子对中国水墨画充分的欣赏,有来自中国名画师的不同风格的图片,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熊猫》等的水墨画动画片,孩子们对水墨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幻想。孩子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下,能初步的了解到水墨画的特征。活动中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通过让幼儿观察了熊猫的不同动态,最后让幼儿尝试用水墨画的方式来学画熊猫,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美术活动的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再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看着孩子们在我提供竹林背景图上画出一只只可爱憨厚的,不同动态的熊猫时,你无法想像这是出自孩子的手,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因为国宝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精心、尽心、爱心的对待孩子,我们将会收获到最满意的笑。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示范画。

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延伸:

老师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现在墙群上,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画的小熊猫。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拼贴并添画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快乐生活。

2、在表现熊猫照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熊猫来了)

2、幼儿操作材料:熊猫头、身体、四肢的拼图,水彩笔,胶棒等。

操作提示:

一、引出

ppt1:这是谁呀?(图图)图图最近是个小小摄影师,为一种小动物拍了一套很可爱的照片。“耳朵黑,眼睛黑,手黑黑,脚黑黑,身体圆滚滚,爱吃嫩竹子。”猜猜是什么小动物?(熊猫)

小结:大熊猫,胖乎乎,头和身体圆圆的。耳朵黑,眼睛黑,四肢也是黑黑的。

二、欣赏讨论

师:熊猫的生活很快乐,一起来看看图图为他们拍的照片吧。

1、ppt3(吃竹笋)。提问:熊猫在干什么?他的手是怎样的?脚是怎样的?你猜它的'心情怎样?

小结:坐在地上吃竹笋,熊猫真快乐。

2、ppt4(玩皮球)。提问:这只熊猫在干什么?他是怎样玩球的?

小结:抱着皮球走一走,熊猫真快乐。

3、ppt5(多幅)。熊猫还会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请幼儿欣赏。

小结:爬树、睡觉、玩轮胎、玩滑滑梯、还会吹泡泡,熊猫真快乐。

三、共同示范

1、出示乱掉的照片。师:哎呀,图图不小心把这张照片弄乱了,我们来帮他拼好吧!

2、头和身体:先要找到熊猫的头和身体。头和身体碰一碰,变成一只大熊猫。教师示范将头和身体贴在一起。

3、手:健康熊猫最快乐,手脚要摆摆好哦。手和身体碰一碰,摆摆好。

4、脚:熊猫的脚会怎样呢?谁来试试看?请个别幼儿帮忙。

5、快乐生活。这只熊猫会在干什么呢?教师和幼儿根据现场添画。

小结: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拼好熊猫的照片喽。头和身体碰一起,手脚都有摆摆好,熊猫真快乐,吹泡泡喽。

四、操作指导

1、师:图图说还有一些熊猫照片被打乱了,需要你们的帮忙一起来制作熊猫照片。请你们先将熊猫拼拼好,再画一画熊猫会在干什么?制作一张熊猫的快乐生活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交流分享

师:你的熊猫照片好了吗?一起来看看。

交流:这只熊猫健康吗?他在干什么?它快乐吗?

结束:今天我们帮图图做好了熊猫的快乐照片,好开心!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操作学习。

2.引导幼儿综合运用粘、画、剪等方法,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会对称粘贴和挖空的方法。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准备:

(1)范例。干净的纸袋(旧信封)、画有熊猫耳朵轮廓的`黑纸若干。

(2)彩笔、剪刀、胶水若干,抹布每组一块。

教学重点:

教幼儿用剪、贴、画的方法,制作熊猫纸偶。

教学过程:

1.用谜语或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2.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制作方法。教幼儿利用干净的废旧纸袋制作纸偶:在纸袋的上半部画上熊猫的眼睛和嘴,在纸袋上端两个角的位置上,粘贴熊猫的两只耳朵(纸袋前后两面都要粘)。然后,在纸袋中部的两边剪两个小孔,孔的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3.让幼儿剪下熊猫的耳朵。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耳朵、画眼睛的位置要正确。

5.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其它动物纸偶,并用来做游戏、表演故事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篇7

一、播放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大熊猫吗?人们为什么喜欢大熊猫呢?

幼儿观看课件,并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通过谈话导入活动,能使幼儿初步认识大熊猫,激发幼儿绘画大熊猫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继续观察熊猫,了解其外形特征。

(1)师:熊猫长得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哪些地方的毛是黑色的,哪些地方的毛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它的眼睛像什么?

(2)教师总结:大大熊猫的头是圆形,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鼻子是黑色的,两只半圆形的黑色耳朵长在头顶上面。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的,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是黑色的。

(3)老师简单示范正面熊猫的基本画法。

师:我们要画大熊猫首先要画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然后画大熊猫椭圆形的身体;接下来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肢;再画上眼睛、鼻子和耳朵;最后我们给大熊猫画上图上好看的'黑白颜色。

2.出示几张熊猫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大熊猫的多种动态美。

师:咦,这些熊猫在干什么?它是什么姿势?

师小结:大熊猫有的躺着在吃竹子;有的弯着腿分开来,坐在草地上,还有的躲在树上真可爱啊!

3.交代要求,幼儿画熊猫,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熊猫的不同姿态,并能想象一定的情节,如熊猫玩球、熊猫顶伞等。

师:(出示范画)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大熊猫,它们大有小、有侧面对着我们、正面和反面对着我们的、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玩。你们想不想也画画大熊猫,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大熊猫。

(2)介绍画画的工具和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用黑色的记号笔和蜡笔来画大熊猫,它的耳朵、眼睛黑色的部分就图上颜色,在画画之前一定要先想好再动手画,现在请你们开始吧。

(3)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沿轮廓线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整洁。

1.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2.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

3.幼儿观看老师示范画大熊猫。

4.幼儿绘画。

此环节开始的时候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能让幼儿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指导大熊猫身上有黑白两种颜色,为下面的绘画大熊猫活动作铺垫。

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的及时指导,能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绘画任务,从而及时的完成绘画活动。

三、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你画的熊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熊猫,为什么呢?

幼儿大胆讲述。

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大熊猫外形特征的认识。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写熊猫的作文5篇

大熊猫优秀作文8篇

大熊猫的作文优质6篇

作文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最新5篇

作文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5篇

大熊猫的作文精选8篇

写国宝熊猫的作文优秀5篇

熊猫功夫观后感模板6篇

国宝大熊猫的优秀作文300字5篇

写国宝熊猫的作文通用6篇

中班熊猫美术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