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培养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一份详细的教案是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教学进度的,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泥版画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泥版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各种窗花的基础上,感受窗花的对称美和均衡美,激发对学剪窗花的兴趣。
2.探索圆形窗花的折叠和剪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
3.尝试用上下拍打的方法均匀地拓印单色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剪过方形窗花。
2.各种图案的窗花。
3.彩纸,剪刀,油画颜料(每组一种颜色),玻璃板,海绵球人手一个,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不同形状和图案的窗花。
(1)教师:你喜欢哪一张窗花?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2)教师:上面有什么图案?为什么要剪这些图案?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教师:人们为什么要剪窗花?贴上窗花有什么感觉?
2.探索窗花的折叠和剪的方法。
(1)回忆方形窗花的剪法。
教师:你知道窗花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唤起幼儿已有经验)怎么折?折几次?剪哪两边?怎么剪才不会断? (幼儿可用小纸进行尝试)
(2)探索圆形窗花的剪法。
教师:圆形的窗花是怎么剪的?怎么剪出圆形? (角对角对折四次,剪掉多余的部分)然后再怎么剪?
3.幼儿创作(可多几张纸供幼儿尝试)。
(1)关注幼儿折叠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掌握剪圆的技巧。
(2)学习用累加的方法剪出较复杂的图案。
4.集体欣赏、交流剪出的窗花作品。
(1)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
教师:你剪的窗花是什么样的?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2)集体交流。
教师:好看的花纹是怎么剪出来的?
5.教师演示,幼儿探索拓印方法。
(1)教师:桌上有什么?用这些东西怎么印?怎么使纸不移动? (用夹子夹好)
(2)教师:蘸颜色时应该注意什么? (海绵上的颜料要拍打均匀)怎么印? (从左到右,上下轻轻拍打)
6.幼儿尝试拓印活动。
要点提示:
1)要求有序地印制作品,提醒幼儿拓印时不能移动。
2)上下左右轻轻拍打,使窗花图案拓印完整、均匀。
7.展评幼儿的剪纸漏印作品。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拓印材料让幼儿继续拓印活动,展示幼儿的拓印作品。
☆家园共育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民俗博物馆参观,教家人剪窗花。
评析
第一次拓印时,教师尽可能多选一些单色的漏印作品供幼儿欣赏,有利于幼儿观察、发现、讨论、猜测拓印方法,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和学习。幼儿在学习拓印时,教师强调上下轻轻拍打,这样印出的作品均匀、好看。
泥版画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凸版单色版画,学习用油滚,毛笔,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对高,凸面上印刷完成。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②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纸版画,学会制作方法,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单色版画。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的制版和上色。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范画,纸版,吹塑纸,水粉纸,画笔,小铁夹铅笔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纸版,剪刀。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将白色卡纸剪完,贴到彩色之上,然后涂上色,印成许多份送给同学。让学生讨论这种制作方法,这种先制版再印出图画的方法就叫版画
三、作品赏析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四、版画介绍
1、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
2、版画的种类——金属版画.木版画.纸版画等
3、几种版画的制作方法:分可以分为漏版法.刻版法.剪贴法等.漏版法:是把需要着色的部分刻掉.形成镂空的效果.
刻版法:指在木板上用刀等工具刻制成的底版.
剪贴法:使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版上.五.演示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并制作。
①、用铅笔、圆珠笔等硬笔在吹塑纸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②、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4个人为一组制作,两个制版,另外两个在水粉纸上涂色。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③、印刷过程:首先,固定一端。然后,涂上颜色,注意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最后,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分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注意: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涂好.粉印除平涂外也可以采用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④.学生小组合作,分工制作。
六.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学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标准:1、造型是否新颖,具有独创性。
2、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
3、画面中点线面分配布局是否合理。
4、是否已基本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
七.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了版画的起源与制作原理,理解了版画的种类和版画的制作方法。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使我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要用我们的画笔描绘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单色版画》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构建一种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动手尝试,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一、由浅入深,结构清晰。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课件演示,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水平不断地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二、教学方法多样,情境自然。
在版画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版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版画初步接触,版画原理生疏,所以在本课中,教师演示版画制作过程,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对版画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吹塑纸版画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创作出内容丰富新颖的版画作品。
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思维,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学的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抓住版画的关键:制作凹凸版画,进行发放思维,学生想出了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学生自己找原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思考。课堂教学中,我用浅显易懂的相关问题,循循善诱地引导教学演示,使学生对于版画知识的了解更加容易。
三、合作探究,相互提高。
本课我以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在绘画、制版、印刷的过程中,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在掌握与了解版画的过程中,培养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精神,同学围坐一起学习,气氛更轻松。
泥版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渐懂得留意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贴好牛奶杯的作画卡纸,废旧纸张、双面胶、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空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它可以做什么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像什么?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种想法(为课后的作业布置埋下伏笔),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课题--牛奶杯变花瓶。
二、讲解示范。
分发教师已贴好的牛奶杯的卡纸(中班的'孩子贴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贴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补充完整)和废旧纸张、讲解要补充的地方示范揉纸、撕纸成花以及贴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废旧纸张(旧书、广告宣传单等)揉成团或撕成片后粘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位置由小朋友们自己决定。
2、花朵粘好后,再用记号笔画出花枝、叶子。
3、最后引导小朋友大胆添加合适的背景。
【活动总结】
完成后,分享各组小朋友的作品。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还有好多用途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再想一想,它还可以做什么用呢?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诉老师......
泥版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l、欣赏牛活中的毛线所展现的毛茸茸的形态,联想到羊群来创作,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2、通过观察交流、大胆想象,选择各种工具和材料,并能按照不同材质的特点,有目的地选用材料进行创作。
3、在活动中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草原羊群的视频。
2、几种粗细不同的毛线,卡纸,吹翅纸,剪刀,刻刀,乳胶,抹布,蜡光纸,绿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制版
l、欣赏草原上羊群的视频,感受羊毛的质感。
教师:这是哪里?有什么?羊毛是怎样的?如果摸一摸,会有怎样的感觉?
2、通过对比、观察毛线卷起来的样子,与羊毛进行联想,探索表现羊毛的方法。
教师:毛线摸上去是怎样的?如果用毛线来做羊身上的毛,你可以怎样做?
3、出示卡纸,回忆已有经验,推测版画的制作方法?
(l)教师:毛线可以制作羊的什么地方? (羊毛)卡纸呢? (头与尾巴部分)
(2)教师:草原背景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 (刻画、撕纸)粘贴毛线时要注意什么? (全部贴完后,在作品表面涂一层白乳胶)
4、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
(1)重点:将毛线的肌理与撕纸的肌理巧妙结合。
(2)难点:引导幼儿细致地卷、贴螺旋线。
要点提示:
1)由于实物版画在制作中可能需要制作几个底版,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转版。教师应提醒幼儿在转版中保持每张画面的一致。
2)、提醒幼儿给不同的羊贴上粗细不同的毛线,让画面有变化。
◎第二步:拓印
1、观察、讨论拓印的过程和注意点。
教师:在印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困难? (油墨容易粘住毛线使其脱落,要沿一个方向滚,不能来回滚动)
2、幼儿印制。
(1)重点:沿一个方向滚印。
(2)难点:拓印时不移动纸张与底版。
3、教师展评幼儿作品,表扬细致耐心的幼儿。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活动区角提供毛线等供幼儿粘贴蜗牛壳。
☆家园共育 收集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
泥版画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版画是通过制版与印刷的手段来完成的,并且是有复数性的间接性绘画。
(2)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作品。
应知:
①版画的间接性与工艺性,什么是版画。
②版与画的反正向,结合物理学的镜映效应学习。
应会:简单的单色凸纸版制版方法,凸版画单色印刷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艺性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在实际中正确的应用。
三、学习材料:
(1)吹塑纸。吹塑纸是一种美术装饰材料,一般在制作美术立体字、布置展台展板时使用。纸质较软,可以直接在纸上用粗铅笔压出图案,造成凹凸效果。用油磙子涂上油墨之后,铺上宣纸使用马莲或自制的磨托磨擦印刷(因吹塑纸版较软,如铺硬纸使用坚硬的木蘑菇印刷,就会把纸版压平,不能得到好的印刷效果)。
(2)马莲。马莲是一种木版水印用的专用工具,是在一块厚硬的纸板上铺垫一层用硬麻绳盘成的垫,然后用竹皮包扎而成的。
(3)自制磨托。自制磨托与马莲制作工艺相近,使用一块厚纸板剪成直径8~10厘米的纸垫,上面垫一层用吹塑纸剪
成的垫层,然后用塑料布、竹皮和玉米皮包在一起,在纸板背后用绳子系牢就可以使用了(塑料布磨破后注意更换)。
(4)石膏板或黄泥板。石膏板或黄泥板也可刻出凹凸的效果,利用铁钉、小刀等,可直接在板上雕刻,刻后在印刷之前需对版面进行防渗处理。油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胶水或浆糊;水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清漆。
(5)实物版--除粘贴纸板外,还可以利用实物的自然纹理进行粘贴,如花布、网子、叶子、稻草、木片等。通过印刷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但在粘贴树叶时应注意使用新鲜树叶,不可使用干树叶。树叶干燥之后容易断裂,虽然可以粘住,但一涂滚油墨就会碎开,把油磙与油墨弄脏并影响印刷效果。
(6)印刷材料的涂布--制版之后在版上需涂布印刷材料。一般水性印刷使用刷子,把水色和浆糊刷涂在版上;油性印刷使用油磙子滚涂油墨。如果油磙子一时没有,也可以使用较硬一些的毛笔、毛刷代替。
(7)印刷材料可分为油性和水性。
①油性印刷材料可选用油画色或印刷用的油墨,当油墨过粘时适当加入煤油,6号油或克粘剂、快干燥油均可。
②水性印刷材料可选用广告色、水粉色、水彩色、国画色等,为了增加粘度,应加入浆糊后使用。
在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对材料与制作过程的改良,对课程进行调整。
四、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凸版画的起源与原理知识介绍。
2、范画展示,技法讲解。
3、范例分析与演示一提出作业要求一学生分组(最好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状态)一通过某种途径确定造型对象一共同选择与确定制版与印刷材料。
4、学生分组:画稿一制版一印刷一完成作品。
5、展示成果一组织讨论一自我评定。
五、教学评价:
1、能否领会单色版画的美感。
2、能否设计印制出一幅单色版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初中美术单色版画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泥版画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