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数蒙氏教案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和优化教学计划,我们可以在教案中包括不同类型的评估方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表现,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倍数蒙氏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倍数蒙氏教案6篇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1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p19做一做,p20的t4-11

指导方法

复习: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5,100,325,180,90

2、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思考:

1、1×3=

2×3=

3×3=

4×3=

5×3=……..

你发现上面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2、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3、哪些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小组讨论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9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3的倍数?

333427180

69390405300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p19及p20题4~5)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②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④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1.反馈3的倍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②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

1×3=35×3=15

2×3=66×3=18

3×3=97×3=21

4×3=128×3=24

……

(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

(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学生自己动手验证)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可以提示:将各个数字加起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

(5):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练习:完成p19做一做

三、课堂: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完成p20题4~5

五、能力拓展: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5□1646□4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

□7□3□□06□0□81□□

(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六、课后:

七、作业:

八、课后反思: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2、学生经历探索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5×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并通过一定的例证进一步说明。

(2)举例说明。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3)练习:说一说。第3页“说一说”先自己试说,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3、说明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相机给出“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这个规定。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第3页:找一找。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后,先自己找出7的倍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方法。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后得出用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这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7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通过试一试:你还能找出7的其它倍数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2、同桌练习:你写我说。在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后让中后生进行全班交流。

3、比一比:看谁找的快。(1)自己找,比比谁找的快。要求作出各自的符号。(2)组织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好,比比谁找的对。(3)归纳。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为学习公倍数作准备。

4、独立练习。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交流时,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进一步明确方法。

5、讨论:根据除法算式如何说倍数和因数。例如:15÷3=5.

四、全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元?

5×4=20(元)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身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微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想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同学人手一张。在同学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同学进行交流,并出现同学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同学利用p18的表。在同学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同学进行交流,并出现同学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论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测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假如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同学先自身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

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数。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问题启发: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验证结论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2)集体交流。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5、巩固提高。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增加一张卡片,使新的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三、梯度练习,内化新知

我们已经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请运用特征来检验我们的实践能力吧!

1、圈出3的倍数。

92 75 36 206 65 3051 779 99999

111 49 165 5988 655 131 2222 7203

2、在下面各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各有几种填法?

□7、4□2、□44、65□、12□1

3、用数字1、3、5、能组成几个三位数?哪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4、将下面这些数进行分类。

548、15、2707、820、118、452、507、210、462、450

2的倍数:()3的倍数:()

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

5、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奇数_________偶数__________

2的倍数______ 5的倍数______

3的倍数______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数___

6、现在有学生22人,每3个人分成一组,至少再来几个人才能正好分完?

7、(1)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四、梳理归纳,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通过什么方法获得了这些知识?

我们运用了数学上很重要的研究方法“猜想、探索、归纳、验证”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五、知识应用,课外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是3的倍数,找一找。

课下大家运用“猜想、探索、归纳、验证”的方法,继续研究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二倍数蒙氏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归纳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2、技能目标: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课前活动:

1、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意义理解并熟练掌握。

2、把自己的整理情况写在作业本上。

本章知识点:

1、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2的倍数特征

4、奇数、偶数的概念

5、5的倍数特征

6、3的倍数特征

7、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区别

复习提纲:

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因数和倍数这章知识,老师这有两个问题想考考你们,看谁的反应快,你们愿不愿意?

师:你能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描述一下4这个数吗?

(4是自然数,合数、偶数,是8的因数,4是2的倍数)

师:你又能描述一下5吗?

(5是奇数,是10的质因数)

小结:同学们很聪明!不过,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还有很多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整理复习这些内容,理顺它们之间的联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第二步:发放复习提纲,布置复习任务

1、发放提纲

2、作要求

第三步:自主复习,回顾旧知识

先自己想一想,要怎么做这些题,如何回答?怎样举例?考虑之后就可以在组内交流。

第四步:合作学习、质疑问难

1、合作交流学习

2、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展示交流,师适时补充点拔

1、展示汇报

2、师适时点拔,补充(老师也做了相应的整理,我们一起看看板书)

第六步:知识巩固、拓展训练

技能训练题:

1、按要求填数,在1—10的自然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圈内。

质数 合数 偶数 奇数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

(2)1是奇数也是质数。( )

(3)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 )

(4)质数没有因数,合数有无数个因数。( )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我的手机号码是:a b c d e f g h i j k ,注意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愿不愿意知道老师的手机号码:

a——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b——最小的奇数的3倍( )

c——5的最小倍数( )

d——比最小的质数大5( )

e——8的最大因数( )

f——3的最小倍数( )

g——最小的偶数( )

h——最小的偶数( )

i——2和5之间的奇数( )

j——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 )

k——比最小的合数小1( )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_________

第七步: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如果说有哪些地方弄不清楚,那么你们刚才破译出了老师的手机号码,下来可以拨打我的号码,老师随叫随到,可以帮助你,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

因数与倍数

a×b=c(a≠0,b≠0),

数的意义 a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求一个数的因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和倍数的方法

2、求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 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的倍数特征

2、奇、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5、3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 的和是3倍数,这样的数就是2、5、3的倍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质数和合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倍数蒙氏教案6篇相关文章:

蒙氏数学找规律教案推荐6篇

蒙氏数学10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

蒙氏数学10的加法教案推荐6篇

小学美术二年级教案6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6篇

二年级教案推荐6篇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案6篇

二年级教案优秀6篇

二上场景歌教案6篇

二年级画风的教案6篇

二倍数蒙氏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