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真实的心得体会,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心得体会可以是积极的经验,也可以是挑战和困难所带来的启示,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反事故心得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反事故心得篇1
工程概况
自从钢绞线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广泛使用至今,国内外发生过大量的质量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案例1xx公司综合楼底层为框架结构,层高为5。4m,2—5层为砖混结构,用作2个单元的多层宿舍,层高均为3。0m。在综合楼投入使用后,陆续发现墙体及2层楼盖框架梁出现裂缝。
案例2xx彩虹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桥长140米,主拱净跨120米,桥面总宽6米,净宽5。5米。该桥在未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的情况下,施工中将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扩大基础,基础均嵌入基石中。主拱钢管由xx通用机械厂劳动服务部加工成8米长的标准节段,全拱钢管在标准节段没有任何质量保证资料且未经验收的情况下焊接拼装合拢。钢管拱成型后管内分段用混凝土填注。某日30余名群众正行走于彩虹桥上,另有22名武警战士进行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三分之二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垮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人河中。
案例3xx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突然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侧,长21。85米,宽14。9米,面积为325。6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混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绞线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
案例4xx省某车站已建成三座灯桥,每座灯桥8个孔,灯桥跨越铁路,桥下可停火车和其他车辆。桥面横梁为v型折板,是主要承重构件。v型折板上铺板仅起横向支撑作用,也起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折板与盖板以分布筋连接,架设拼装后灌注混凝土而连成整体。某日有一辆列车从灯桥下通过时,最东端的一孔灯桥折板横梁突然从一端塌落,并砸断了第二根立柱,从而连带第二孔横梁塌落,幸好该孔有一货车车厢停放,大梁砸到车厢上后就阻住了,仅引起第三柱的倾斜而未引起更多的'连续倒塌。
1、工程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说明,建筑倒塌事故原因基本可归纳一下几类:
1.1设计原因(如案例1)
(1)勘查失误。工程地质勘察失误,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或未查明不良地层特征,致使地基基础设计时采用不正确方案。导致结构失稳、上部结构开裂甚至倒塌。
(2)设计计算方案失误。因任务急、时间紧、计算和绘图错误而未认真校对;荷载漏算或少算;所涉及问题比较复杂,而作了不妥当的简化;有的甚至认为原有设计有安全储备而任意减小断面,少配钢绞线或降低材料强度等级;设计时所取可靠度偏低等等。基础置于持力层的承载力相差很大的两种或多种土层上而未妥善处理;如房屋长度过长而未按规定设置伸缩缝等方案不妥的情况。
(3)对于结构构造细节处置不当。有些设计人员重计算、轻构造,认为构造处理不是很重要的,因而没有精心设计。如大梁下未设置梁垫;预埋件设置不当;钢绞线锚固长度不够,节点设计不合理等等
1.2施工原因(如案例2)
(1)钢绞线混凝土材料质量低劣。工程材料质量低劣,进场前未按要求检验,致使不合格材料流人工地,如钢绞线、水泥、石子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不当等。
(2)违反设计与规范。不按图纸施工,对特殊构造未按要求制订专项施工方案。临时设施或维护设施等不按要求搭设。违反相关设计或质量验收规范。
(3)管理混乱。现场管理与施工组织混乱,违章作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许多现场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已出现的事故征兆未加以重视,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惨剧发生。
1.3使用、改建不当的原因(如案例3)
(1)使用中任意加大荷载。如原设计为静力车间,后安装动力机械,设备振动过大引起房屋过大变形;民用住宅改为办公用房,安装了原设计未考虑的大型设备,荷载过大引起楼板断裂;民用住宅阳台堆放过重过多杂物(如煤饼)引起阳台开裂甚至倒翻等等。
(2)加层不当。近来,因经济发展,旧房加层较为普遍,甚至已成立了房屋增层加固委员会,业务兴旺。但有些单位自行加固,未对原有房屋进行认真验算,就盲目往上加层,由此造成的事故在全国许多省市都发生过。
(3)维修改造不当。有的使用单位任意在结构上开洞,为了扩大使用面积和得到大空间而任意拆除柱、墙,导致承重体系破坏,引发事故。有些房屋本为轻型屋面,但使用者为了保温、隔热,新增保温、防水层,结果使屋架变形过大,严重者造成屋塌房毁。
(4)改变使用功能。违反设计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超出原有设计承载力,或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变化未加以注意,没有考虑附加荷载,最终导致破坏。
1.4预应力缺陷事故(如案例4)
(1)预应力筋不合格。钢绞线表面锈蚀,钢绞线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变成褐色,甚至因为钢绞线出厂时检验疏忽造成钢绞线强度不足,以致整批材料报废;钢绞线冷弯性能不良,钢绞线含碳量过高,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不合适,或钢绞线轧制有缺陷;冷拉钢绞线伸长率不合格,钢绞线原材料含碳量过高;下料长度不准、穿筋时发生交叉、钢绞线镦头不合格等。
(2)锚具不合格。预应力筋滑脱,主要发生于以夹片式锚具锚固钢绞线或钢绞线的场合,预应力筋锚固后从夹片中滑脱,使锚具丧失锚固能力;螺杆与锚环结合尺寸过小,螺杆与锚环结合部分过短,当张拉到一定吨位时,螺杆与锚环突然脱开,锚环打至扩大孔与一般孔道交接处,该处被打碎,或千斤顶随螺杆掉落;还有螺丝端杆断裂、螺丝端杆变形、锚环开裂。
(3)张拉过程事故。张拉应力失控,钢绞线伸长值不符合规定,张拉应力导致泥凝土构件开裂或破坏;混凝土强度不足;张拉端局部混凝土不密实;放张时钢绞线(丝)滑移;钢丝表面污染;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先张法放张时间过早,放张工艺不当。
2、结论
钢绞线混凝土结构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事故也引起了普遍关注。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获得以下基本结论:现有建筑倒塌事故原因,除设计、施工错误、使用不当等原因外,建筑结构体系不合理是导致建筑工程跨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结果可为工程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钢绞线混凝土结构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反事故心得篇2
事故已然发生,伤者正在理解着痛苦的治疗,这次事故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从事故对当事人所造成严重深切感受到它的无情和残酷,他的人生因此而改变,他今后的路不知该如何的走下去。
透过事故的学习,我在为他感到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不仅仅在想,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从而避免重蹈他的覆辙呢?从本次及历次事故来看,事故现象虽有不一样,但导致事故都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有着较大联系,说白了,就是“三大敌人”在做怪。纵观人们的实际工作中,“违章、麻痹、不负职责”现象确实存在,当上级来检查或是要求严格些,下边就收敛些,否则,风头一过就又放松了警惕。些次事故主观上即当事人安全意识淡泊,麻痹大意所致;客观的原因诸如:工作负责人不负责、许可人许可随意,监护不到位,危险点分析不足等等。
保证安全,首先就是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的首要前提,如果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的话,事故发生几率必然会大大减小,如在一项具体工作中,工作前,认真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办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开好班前会,将各项制度履行到位,也就是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隆到最低。搞笑签名档
其次要提高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安全的根本。此事故中当事人的工作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技术水平不可谓不高(听说是位高级技师),但还是出了问题,就是正因他思想上有了松懈,才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阴沟翻船。提高思想意识,即: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三不伤害”确实贯彻到工作当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安全深入人心,平时工作提高警惕,多注意观察员工的精神状态,发现不利因素及时调整。
另外,加强对规章制度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发奋提高业务技能,这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安规》、《两票三制》这些都是保障我们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法宝,对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我们员工自身都应自觉的认真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我们工作就好比初生的孩子不会走路,难免碰壁、摔倒。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更得心应手,不致于盲人摸象,我们务必不断的学习,以适应变化更快的知识需求。
还有就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忙,人人为工作着想,为安全把关。
总之,我们就应把各自好的想法落实下去,不应只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上。
反事故心得篇3
20xx年9月19日在我们公司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xx班组的员工a正在向游客讲解安全须知,还未及时做好安全措施。然而操作员b在未接到正常发车的指令的情况下,擅作主张启动了设备,导致一名游客因在游玩过程中因站立跌落水中。万幸的是应为救援及时,游客并无大碍。
作为一名肩负着重大安全责任的一线员工,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本事故的教训。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相关责任人带来了损失,同时给游客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伤痛。思痛之余,我更加感受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同时对安全工作也有了切实的体会。
本次事故的.主要根源是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对安全存在侥幸心理。为此,要抓好安全工作就必须要抓好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思想的教育和提高。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通过说教和传授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不安全因素就可以控制盒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与其他同事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不安全行为较真。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会告知,重细节,勤思考并且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只要人人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工作中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做到“严、勤、细、实”,公司的安全必定能做得更好。
反事故心得篇4
20xx年4月22下午三点在调试室三楼会议室矿长亲自主持组织采煤战线副科级以上干部观看了20xx年吉林八宝煤矿“3·29”和“4·1”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片。视频开播后,片中的场面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事故通过声像播放方式再现事故现场,是我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看视频后让我感到:在事故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细小的隐患,在管理者的纵容下,直接成了杀人的工具,而那个杀手,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矿领导。
对于煤矿管理者,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好“双七规定”,保护好矿工的生命安全,在如今严峻的安全形式下,我们是“出不起事故”的,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企业倒闭,对煤矿企业来讲:“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
一、事故对于人身、对家庭的伤害。
什么是安全?对于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疼的是伤者,受经济处罚的是没有做好互助保安的工人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出了重伤事故,有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能力,甚至是长期卧床不起,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给自己和家庭增添了无尽伤痛。特别是工亡事故,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孩子失去了应有的父爱;妻子失去了疼爱自己的伴侣;尤其是父母,则是失去了一生的依靠,“养儿防老”只能靠自己的亲生子女,儿媳妇终究是要改嫁他人的。这种种伤害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
二、安全的经济账。
一但出了工伤事故,煤矿企业不但失去了创造产值的劳动力,同时还有承担伤者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甚至养老费等费用;一但出了工亡事故,巨额的赔偿、经济处罚和停产整顿甚至关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都是目前煤矿企业无法承受的。所以,我们“出不起事故”。
我们应该深刻汲取事故的教训,“把别人的'事故当成我们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切实把《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落实到实处,将每个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从“他要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的理念上来。
其次,要坚决杜绝“三违”现象。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没有必然要发生的事故,要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按章操作,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再次、要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掌握好安全知识和劳动安全技能。光有安全意识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做到“自保”和“互保”是安全要求,坚决执行“安全联保制度”,让每个职工都意识到“他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另外,让职工多学习煤矿相关安全知识和领会各级领导下达的文件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多掌握安全技能,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的做到“三不伤害”。最后,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现场、落实到行动中。安全有规章,操作有标准,要将《煤矿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现场安全措施、《岗位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本职岗位工作中、落实到现场。切记“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总之,煤矿所有工作,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企业,发展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必须牢记“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反事故心得篇5
近期,通过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学习,我的心中深受触动,回首20x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深知“一切为了工程,为了工程的一切”,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就更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我个的心得,我总结了八个字“旨在落实,贵在坚持”。
我个人结合企业发展和项目管理说一下心得。
我认为安全责任是第一要务,是第一位的,现实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安全管理都是强调上级控制,只是告诉职工哪些标准、哪些条条框框你应该遵守,但是,职工们是否心甘情愿的去执行呢?我想这就要有所转变了,从要我安全,逐步转变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要去安全,这才是我们在企业生产中所提倡的,为适应这个转变,在我们的管理上就要用约束促进自我约束,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准则。
安全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广大职工与职工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在我们现实的管理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我们的安全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所以实现生产安全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严格管理,针对安全生产,总结出这样几个观点。
一、责任是第一素质,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勇敢已经不再是企业员工的第一素质要求了,在企业中,员工的勇敢往往会断送了个人和企业的前程,科学的安全管理要让企业的员工明白敬畏,知道害怕。
二、员工的素质对于安全的重要性,在煤炭行业最为典型。全国550万矿工中,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思想意识和技术素质偏低,自我保护能力和防护意识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违章作业,野蛮施工,90%以上的事故就这样必然发生了。不怕死就一定会出事故,反过来,怕死,警惕性就高,事故就一定会少,甚至能够避免事故。在工作中,怕死怕被伤害,会使工人提高警觉,也会提前识别危害,更会主动避险。
怕死不仅是怕自己死,当领导还害怕部下死,做工友的还害怕同事死,唯其如此,才能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整体危险的恐惧,才会面对安全责任知道惧怕,处理事故知道害怕,事故之后知道后怕。但仅仅害怕是做不好安全生产的,需要的是科学,需要的是管理。员工的素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本,更是企业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无形资产,面对人为因素占事故原因90%以上的事实,企业必须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员工的素质方面。我们的企业选人,千万千万要选择那些坚守规则、懂得安全的人,把有意外倾向、安全意识较差的人杜绝掉,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降低安全生产的管理成本,对企业的未来是一笔效益帐,这是企业录用人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立足于现有的人员素质、队伍结构,确定培训计划,同时改进岗位设计。比如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消除因从事单调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恶感,增大安全的系数。
三、安全责任人人都有份,作为一名企业职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应该具有适应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技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有种种的责任,那么在工作中安全同样是您的技能和责任,提高您的安全责任和提高您的工作技能和责任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人、技能、意识等方面都应该纳入安全管理之中。
员工素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敬业的职工、有责任心的职工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监督、判断整个流程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不能没有考评、安全管理部门要对每个人、每个岗位进行考评,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到制度完善、流程改进、奖罚分明。制度完善了措施到位了安全工作就能够在有良好素质的职工的共同能力下做好、做到位。总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
四、安全职业底线—知道害怕,安全的职业底线应该说是知道害怕,颤颤巍巍、战战兢兢。
有一句话士兵不能怕死,员工一定要怕死,怕死的才是好员工。科学的安全管理是要企业员工明白敬畏,知道害怕。如果都不怕死,事故还能避免吗?可想而知。
在企业中,谁来负责?岗位只能承担责任却不能负责。那么,负责者肯定是岗位上具体的人,所以安全管理要从责任转变为责任。企业必须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员工的素质方向。只有素质提高了,人为因素事故才能减少。员工素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本,更是企业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无形资产。
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在战场上以人为本,减少伤亡和损伤,不给士兵勇敢的机会。勇敢的士兵已经不再是士兵的第一素质要求。相比而言,纪律性和文化科学素质,已成为士兵需要的首要具备。我们的企业选人千万要慎重,以免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要选择那些坚守规则、懂得安全的人。
职业生涯管理也是在做职业进步的工作,企业也应做好的引导管理工作,帮助员工制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实现生涯规划。是想让员工在职业不断进步的体验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质量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可以不管其他的事,但这两件事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逃脱不了!对我而言,上,要对业主和公司负责;中,要对项目部所有员工包括我自己的前途和饭碗负责;下,还要对所有参建的施工队负责!
反事故心得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