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我们内心的声音,认真倾听和表达,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自我,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情感与理智的平衡,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绘画心得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绘画心得篇1
今天早上的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来到自己想玩的区域,我来到美术区,看到陶志豪小朋友提着笔,好像不敢动的样子。我走到他身边,低下身问:“想好画什么了吗。”他告诉我,他刚想问我画什么呢。我告诉他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好了。可是他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画什么,于是我给他在纸上画了个正方形,问他是什么,他说是方形。我说不是,于是我在方形上面填了几笔,于是变成了电视机,他高兴的拍起小手。我说,你觉得他还会是什么呢?他想了一下,拿起笔,说,还有洗衣机,电脑......“真厉害,一下子想到这么多,那你快把他画出来吧。”通过,间接的提醒,让孩子能够受到激发,从而刺激他的想象力。让他慢慢地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喜欢画画。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需要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因此,作为教师绝对不可用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来让孩子们去模仿,而是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敢想,敢画,让其任意发挥,让孩子们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事。
那么,我们该怎样挖掘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想必须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鼓励孩子大胆下笔,大胆想象、创造,变“要我画”为“我要画”。
当孩子们把美术活动看成了是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们就会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调动了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绘画心得篇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十六周看似短暂却很漫长,看似无味却很充实的绘画基础课结束了。回想起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慨颇多??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学校美术系的作品展览,在展览现场,有很多当场画的作品,这些作品十分的优秀,令我无比羡慕,心里一直有个想拿笔画画的想法,所以在报选修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基础。
说实话,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可以学到绘画基础了。担忧的是我从来没有拿笔画过画,对于绘画一窍不通,也没有丝毫的绘画功底;我本人也是属于笨笨型的人,对于知识理解、接受的比较慢;
选修的第一节课迎来了我们和蔼可亲的崔老师,值得幸运的是,崔老师不同于其他选修课老师,她特别希望我们能学到些东西,不浪费宝贵的十六周课。崔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我们这些对绘画知之甚少的孩子们培养出来,在她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恢复了自信。
素描作为一门绘画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崔老师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个人的独特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尝试了从未体验过的画法。这种富有强烈层次感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尤为赞叹。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当其他同学在所选的课程逃课的时候,我们却想着不能错过一节课,那种渴望学习心情是其他选修课学生无法体会到的。在严寒的冬天的晚上,我们抱着画板从宿舍走到四号教学楼,在空旷的路上,大多是绘画基础课的战友??然后乖乖地围着雕像画画,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画的入神了,忘记了咕咕叫的肚子,顾不了上厕所??虽然自己画的很不好,经常被老师点号,可是我很能理解老师的苦心,那是颗恨铁不成钢的心,那颗心父母也有的心。那么冷的天,她没有拉下一节课;我们画画的时候,她围着我们不停地转,仔细地发现我们的错误,并及时一一地点出纠正。在她喉咙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她仍然不停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崔老师严谨的教学作风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崔老师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我们进行超越造型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在这短短的十六周里,我的素描有了一次飞跃式的进步。学会了用眼用脑来画画。并且能把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到我以后的绘画中。
短短的几十课时的素描训练结束了,看着自己一张张的作品,感到了许久都未体验到的成就,让我对绘画不再有所畏惧,最后一课,崔老师的话让我懂了很多:我们对绘画的学习与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此特别感谢为我们辛苦苦付出的崔琳琳老师,并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绘画心得篇3
我个人比较喜欢童话,具有童心,所以很喜欢幼儿的美术教学。
初次涉及幼儿美术教学的,放下自己的写实态度,加入幼儿想像方式。可教一些装饰性绘画的方法和技法,对先淡色后深色,先勾线后涂色,遮挡主次等这些方法也是很有必要教给孩子。
一.每课的学具材料和范作等准备充分,必须自己练过,胸有成竹再授课。
二.内容不可太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宁愿降低主题难度使之自信,技法可在课中渗透。
三.虚心吸取儿童书籍插图和画报的美术创想。不断补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肯定,例有展览和网站等展现形式。
授课时(特别是第一课)教师要稳定,可借课前检查桌面摆放来稳定学生情绪。(例可以教孩子怎样按照左右手的规律和同桌方便的原理摆放物品。)
1、导入要趣味。开头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用猜谜,讲故事来导入(孩子情绪不可太激动)。确定宣布主题后,可让学生建议画什么形象教师示范画出(可借题发挥的)。
教学内容可有童话色彩,有趣味性、哲理性。
2、作业不怕丑。范画后让孩子画画试试,教师适当教学技法。学生作业时,教师巡回指导多表扬少指责,多示范少说教。对有畏难情绪的、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示范适当补充画面,或一点睛之笔构一下图。
让儿童把作品主题形象画大些,容易出效果。
3、作品要完整。借助小帮手。最后要引导孩子把画面画完,添背景什么的。
可以让美术优秀生做小老师,结对子帮助那些年龄小的,或没有耐心的孩子画完。
还可让先完成的进行分组绘画比赛(为老师画完范作也可)。
4、展示很必要。最后最能有效带动孩子完成作品的方法是找个固定的地方作为展示区:展评和讲评他们的作业。
孩子学完你这一课,会自己想再画、能画变化的,听了你的.引导有想法,这说明你这一课就是相当成功了。
家长不多虑。如何使孩子喜欢你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就是你与家长最好的交流方法。
孩子家长个性不一,对急功近利的家长要讲讲艺术学习的规律和作用。和有素质的家长探讨一下孩子的教育方法,能学到很多。宽容的家长能允许新教师的成长,但大部分家长是只问成效的,所以作为教师尽量要做好课前准备。
绘画心得篇4
xxxx年3月5日,我非常荣幸的在乐东中学聆听了王中年老师的精彩讲座,他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王中年,满族,1943年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室,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艺术修养全面,山水画造诣颇深,对油画、水彩画、人物画亦有研究,也是一位瓷器绘画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金、银、铜大奖。1982年起多次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天安门城楼、中央统战部、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收藏家珍藏。
绘画心得篇5
石家庄学院20xx级历史文化系人文教育专业赵秋芳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十六周看似短暂却很漫长,看似无味却很充实的绘画基础课结束了。回想起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慨颇多??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学校美术系的作品展览,在展览现场,有很多当场画的作品,这些作品十分的优秀,令我无比羡慕,心里一直有个想拿笔画画的想法,所以在报选修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基础。
说实话,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可以学到绘画基础了。担忧的是我从来没有拿笔画过画,对于绘画一窍不通,也没有丝毫的绘画功底;我本人也是属于笨笨型的人,对于知识理解、接受的比较慢;
选修的第一节课迎来了我们和蔼可亲的崔老师,值得幸运的是,崔老师不同于其他选修课老师,她特别希望我们能学到些东西,不浪费宝贵的十六周课。崔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我们这些对绘画知之甚少的孩子们培养出来,在她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恢复了自信。
素描作为一门绘画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崔老师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个人的独特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尝试了从未体验过的画法。这种富有强烈层次感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尤为赞叹。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当其他同学在所选的课程逃课的时候,我们却想着不能错过一节课,那种渴望学习心情是其他选修课学生无法体会到的。在严寒的冬天的晚上,我们抱着画板从宿舍走到四号教学楼,在空旷的路上,大多是绘画基础课的战友??然后乖乖地围着雕像画画,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画的入神了,忘记了咕咕叫的肚子,顾不了上厕所??虽然自己画的很不好,经常被老师点号,可是我很能理解老师的苦心,那是颗恨铁不成钢的心,那颗心父母也有的心。那么冷的天,她没有拉下一节课;我们画画的时候,她围着我们不停地转,仔细地发现我们的错误,并及时一一地点出纠正。在她喉咙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她仍然不停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崔老师严谨的教学作风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崔老师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我们进行超越造型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在这短短的十六周里,我的素描有了一次飞跃式的进步。学会了用眼用脑来画画。并且能把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到我以后的绘画中。
短短的几十课时的素描训练结束了,看着自己一张张的作品,感到了许久都未体验到的成就,让我对绘画不再有所畏惧,最后一课,崔老师的话让我懂了很多:我们对绘画的学习与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此特别感谢为我们辛苦苦付出的崔琳琳老师,并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绘画心得篇6
通过这次人文专题课程——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几次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但是绘画艺术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承载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灿烂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个从小画画就不好的工科女来讲,当时选这门课程时的确也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会有所提升,不过在我完成这几次课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填补了之前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同时,之所以为欣赏课程,我想并不是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只要能对于古人的绘画艺术、绘画形式以及画家想传达的绘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直接受理性教育的工科生来说,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绝对算是一种感性教育,更是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激发与培养的方式。
课程中,老师利用五次课程分别介绍了中国近古五大时期的美术绘画艺术,分别是: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与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不同形态。在这五个时期里,我对于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最感兴趣的。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势,社会生活最为安定,思想最为开放的朝代,也随之孕育出了繁盛的唐代艺术形式,而其中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绘画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也是我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通过课程和文献了解,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其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无穷。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境界。画家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代绘画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佛、道理论不仅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而且直接促进画者思想境界的提升。儒家在于对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指出其“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化作用。唐代张璪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为后人所奉行,指出绘画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亦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与当朝绘画创作一道共同谱写了大唐绘画的辉煌乐章,完善了民族绘画体系。
唐代的诸多著名画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是阎立本,可能是因为我和他同姓,所以在看他的画作时,总有一种亲切感。阎立本以人物肖像画著名。他的作品用线劲健坚实,显示出刚劲的.铁线描,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在人物塑造上不仅重视形貌的描写,而且十分着意人物心理与细节的刻画,造型准确生动,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画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由唐太宗亲自为每一位功臣写了赞语。他还画了唐太宗肖像《太宗真容》、《唐太宗纳谏图》等。他画的《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会见吐蕃使禄东赞的重大历史事件,唐太宗雍容大度有气魄,禄东赞的谦卑有礼又自信的神态皆刻画的生动传神,气氛隆重而融洽。歌颂了唐太宗的英明睿智,记录了汉、蕃两族的友好。他画的《职贡图》描绘了南洋的婆利国、罗刹二国的使节前来朝贡,途中又与林邑国结队,全幅共二十七人,画中人马各自成组,由右往左前行。描绘出初唐时“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在唐代绘画中仍占主要地位,大体分为道释画、肖像画、仕女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无论是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还是带有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等,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道释画兴盛,重要人物画家皆擅佛道壁画,当时宫殿、衙署、厅堂、寺观、石窟都有壁画装饰,气势恢宏,色彩灿烂,塑造的佛道故事中佛、菩萨、神仙等栩栩如生的形象,飞天凌空飞舞,表现天国世界的美好,画面的繁复与盛大既给人敬畏与向往,又给人以美感与享受。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外型描画准确而生动。唐代卷轴画也开始兴起,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在课程的结束,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一个总结,梳理了一下课程内容以及课件知识,又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评价,虽然对于同一画作也有不同的艺术评价,但大都也是对于表现手法的一些分歧,主题的脉络都是一样的。在我看来,艺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本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只不过在我们接受了一些艺术欣赏的指导和熏陶,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更为深入与细致,也能逐渐体会到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者的思想与灵魂,我认为这就是学习欣赏艺术的真谛所在。最后,感谢李老师这几次课程的悉心指导与耐心讲解,在课程结束时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绘画心得篇7
今天又是一次绘画课,有点感触,来说几句。
我发现家长们来接孩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看看你画的?没老师画的好看啊~”
实际上,我觉得“画的象不象”只是家长们对孩子绘画作品中形象的一种评判,俗话说:“照猫画猫,照虎画虎”,其实说的是一种模仿和观察力。由于幼儿的认知、思维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不可能很全面,也许只抓住自己看到的某个特征,这时大人们就会觉得不象,但是在孩子看来,她看到的事物就是这个样子的。只要孩子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的从象与不象来评判孩子的绘画作品。
孩子不是为了绘画的结果而画的,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计较画得象不象,而是他们在画、在涂,他们沉浸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绘画就是他们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我们应该多支持多鼓励孩孩子。
我们老师在选择幼儿绘画题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在孩子绘画过程中,有时候孩子画错了怎么办?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让他们干脆换张纸。但有时我们也会将错就错,鼓励孩子另辟新径。
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想象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表达的过程。所以当看到孩子画出我们难以理解的“怪物”时,或看到画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时,我们不必惊讶,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你可以请孩子解释一下,或许你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原来这样丰富,孩子的思维原来这样有趣,你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时孩子在解说过程中,大脑经过记忆改造、表象重构等过程,这将促进他抽象思维的发展。
一次绘画课,我发现妍妍左顾右盼迟迟不肯动笔。问她怎么了,她低着头小声说:“上次画的画,妈妈说我画得乱七八糟,一点也不象。”这位妈妈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驻笔不前。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况下。孩子是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总是否定的信息,渐渐地,他对自己也会持同样的否定态度,而一个人地自我意识将影响他整个人生。所以当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时,认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励他,讲出自己地真实感受,与他讨论。孩子在成人认真聆听和注视下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受到重视的成就感。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优点和不足,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你孩子的短处去比较,那样只会伤害孩子,多给孩子重视,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她并不反感的前提下。遇到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可以和我们老师及时的沟通,只要我们一起想办法,问题会解决的。
坚持让孩子学绘画的家长也可以看出来,绘画的进步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我们学习了,也要经常的复习、练习,多给孩子自信和勇敢,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们的进步是一点点的累积的,有的最初是不敢画,不愿画,画不好,没耐心,不生动……
现在我们班的绘画课,我上课的时候也成为了一种享受,感觉就想是你找到了懂你的知音,你说什么,孩子们能立马给你回应,真的很欣慰,现在每次绘画课结束后,家长们来接,都会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你画的啊?老师没帮忙啊?真不错,有进步”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感到最幸福,开心的事,您说,我说的对吗?
绘画心得篇8
还记得做手提包的事,那天,我早早就准备好了材料,只要孩子照着我的样子自己粘贴起来总会了吧,可无论你怎么催他们就是懒得动一动,更让我忧虑的是,有个别孩子居然请别的小朋友帮他贴了。我深切地感受到提高幼儿绘画、手工兴趣迫在眉睫了,我知道绘画、手工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仔细、合作的意识。可以说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学习绘画、手工的兴趣。
小班孩子绘画、手工经验不足,大部分还只是处于涂鸦期,由于对色彩、作画材料、绘画手工方法等的陌生,绘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产生了对绘画、手工的恐惧心理、厌倦画画,或者表现出没有信心,活动时常常听他们喊:“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做!”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手工兴趣,我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配上好听的儿歌
从前常常用单纯的示范讲解的方法介绍作画步骤,这样单一的方式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现在我们采用生动、亲切的好听的儿歌作铺垫。
我在教撕贴画《迎春花》时,我就边撕边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嘀嘀哒,吹喇叭,春来了。小朋友居然边读边撕撕得很认真,撕完后,还不忘在每张小纸条那里拧一下。我在贴时,担心又要像贴手提包一样不动了,我又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蝴蝶蝴蝶飞哪里,飞到我的小窗边。孩子们居然边读儿歌边很快就贴完了。看来,孩子为什么那么感兴趣,我想儿歌帮了很大的忙。
二、作出正确的评价
以前,绘画完后,我一般只对画的好的孩子进行评价并发奖杯。对画的差的孩子我只是要求他们以后需要认真画。但发现成效不是很大,现在,我总是等他们全画完后,不管画得好不好,我总是一张一张的让小朋友来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好的小朋友及时发奖杯,画得有进步的,我也尽量发奖杯,如果实在画的差的,明确告诉他,没画完的,要求他及时画完,然后再贴奖杯,如果实在乱涂乱画的,提出严厉批评,要求以后必须认真听讲,这不,到画柳条时,别的班级老师帮着画柳条,我却没有帮他们画柳条,让他们自己画,我还以为个别孩子又要不动了,没想到,虽然画的不够好,但起码,有很多孩子只要有芽尖的地方全画出了柳条来了,我终于明白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画的不好的原因,也就有了以后前进的目标,所以说,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提高孩子以后绘画水平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今后我将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为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作出应有的努力。
绘画心得推荐8篇相关文章:
★ 绘画幼儿教案5篇
★ 中班绘画教案6篇
★ 绘画小教案5篇
★ 秋天绘画教案7篇
★ 绘画我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