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人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领悟,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思考,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帮助他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路线,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十年读书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十年读书心得篇1
经过一夜的颠簸,从北京西——九龙的t97次列车已经进入广东境内,我在沉沉的睡梦中醒来,青色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池塘,翠色欲滴的树木从车窗外缓缓地向后滑过,北方的萧瑟苍茫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视线回到手中书籍的插图,一个赤裸的小女孩手持一朵白色的莲花欢快地奔跑。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是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小鹏根据自我的亲身体验、感悟撰写的,此书详细记述了小鹏自20__年至20__年在世界各地的旅行经历及所遇所感的人、事、物,从他细腻如诗般流畅的行文、丰富多彩的旅途经历以及纯真灵动的摄影作品中,我发现他不仅仅是位冒险、坚韧的职业旅行家,内心更是一个怀有无限好奇、时刻发掘真、善、美的儿童,他拥有着矢志不移的信仰——旅行,并将之抒写为常人难以涉足而自我乐此不疲的事业。
跟随着小鹏独特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我驻足巴赛罗那的圣家堂被建筑家高迪的雄厚伟力所震撼,我透过梵高斑斓的色彩体会到他沉迷创作时的单纯欢乐与现实中的苦涩孤绝,在丹麦奥登塞小城的紫墙绿顶中见证培育安徒生丰富想象力的土壤,我赞叹于自然景观的旖旎富丽,在柬埔寨吴哥窟前屏息凝神注视太阳费尽全力地把肥胖的脸庞从嶙峋塔峰后挪出,聆听众人向自然致敬的掌声澎湃。
在小鹏的旅程中,一些善良、真诚的异国异地的陌生人搭手相助,成为旅程中最温情的旋律。例如尼泊尔人金卓热情好客,不但带小鹏参观加德满都的特色景点,并且还带她拜见母亲、女友,并赠送小鹏两枚尼泊尔古钱币,短暂的邂逅,他们超越了国别,超越了宗教与制度的芥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还有免费开车相送的法国老太太等。在旅行中,loveisacircle,小鹏得到过很多人的无私帮忙,他也让爱成为一种不断循环的能量,发现爱,并传递爱。这也是读这本书教给大家的礼物吧。
旅途中跋山涉水,不免遭遇自然、环境、人为等突发状况,旅途也成为危险的代名词。《今夜会不会再也醒不来》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状态。在青海海拔5000多米的雁石坪过夜,小鹏因高原反应缺氧严重而心生恐惧,担心像以前的背包客一样命丧如此。身体本能的坚韧让他迎来了第二天的曙光,他的经历不时牵扯着我的神经,即因旅途中的丰富多彩、奇闻易趣而笑也因旅行的艰辛热泪盈眶。
这本书,不但能够学习借鉴到如何成为一个职业点的背包客,还能学习到如何将旅行经历经过分析整理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游记形式记载下来。
读读《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重拾因日常生活琐事而压抑下来的远行梦想,给自我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去旅行吧!
十年读书心得篇2
前几个月看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是写78年到08年的企业史,书中提到了很多企业和企业家鲜为人知的故事)上下两册,总的感觉就是感慨万端,悲喜交加。
感慨的是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与其说是改革史,还不如说是一群食螃蟹者的创业史。但可惜的是,当初成功的创业家在30年后却寥寥无几,这当中固然有体制的限制,不成熟政策的扼杀,但其中也有草根创业家的一些劣根性,如成功后不思上进,贪图享乐,挥霍无度等,但总的是来说就是,我们在变化过程中却忽视了变化,错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然,没有根据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自我努力或专注的方向。
悲的是,第一代创业家,在中国的现代商业史上能够说他们就是现代商业的启蒙者,可是却一向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如当初的傻子瓜子年广久,无数徘徊于体制外的倒爷,当然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投机倒把分子,但并不排除,他们就是现代商业的真正开启者,(个人认为之所以有投机倒把,主要是受体制内购销政策的限制,流通得不到当权者主流政策意识的承认和重视),但事实上他们却是一群既作榜样(好的)又作典型(不好的)的可怜人,总是处于担惊受怕的境况。更可悲的是,等到企业家成为社会新贵的时候(那是90年代末期的事了),主流的媒体,急躁的人们却早已把那一群启蒙者给忘了。个人所悲的就是,我们的民族何时成了一个急功近利、整体浮躁的民族,竟忘记了“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难道真如吴晓波先生在书中所言,由于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把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给忘了。
喜的是,有人替我们作了一个历史总结,确切地说,那更像是历史重演、回放,清楚地为我们再现先辈们的血汗史、创业史。当初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没有忘记专门安排一章《货殖列传》,而那正是“仕农工商,商为下”的时代。今日市场经济虽早已深入人心,商品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可是,关于中国的商业史,除了杨小凯教授写的晚清、民国、新中国经济史外,难以找到更多,可喜的是,《激荡三十年》填补了这个空白。更为难得的是,不知吴晓波先生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在书中,专门安排了一节来写一个平平凡凡的白芳礼支教公司(被中国数千万网友认为是最有机会“感动中国”的,却最终没有获评的一个数十年来从没有停止过支持教育的平凡三轮车夫),在商业气息浓厚的财经类著作中穿插了十分感性的人文精神(是目前为止纪念这位平凡天津人的最高礼待),在铜臭味十足的赚钱世界中洒下了点“真、善、美”。正如他所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似乎与伦理道德的丢失是相伴而生的。而实质上他想做的就是,期望以自我的绵力改写这个历史轨迹。
十年读书心得篇3
之前在图书馆的新书书架上,遇到了一本新书,它的名字是《背包十年》。好像不久之前听说过这本书,看到这书名就想到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它翻开,怀着发现新知的心态去阅读它。因为旅行,是我一向所欣赏的。
书名的副标题是“我的职业是旅行”,小鹏是一个职业旅行家,能够跟“家”字搭上关系的都很了不起。这是我最羡慕的地方。能够把赚钱和旅行一齐干,这是一份令人热泪盈眶的事业啊。有多少人想去旅行却缺少资金的支持,又有多少人赚了很多钱却没有时间去旅行。封面是一个背着背包的背包客在沙漠里前行,不管前面的景象是日落还是日出,他都是向着光芒处走去。黑色的影子落在黄沙上,好像是在暗示着,既然我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读封背上写的话,我感动得泪流。这本书能够使一个男孩看得热泪盈眶,那几句短短的话,无关凄美,无关悲痛,仅仅是它满足了一颗走向世界的心。
当时手上还有一本《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读着《背包十年》就不自觉地把它们作比较。许知远的是理性叙述,小鹏的是感性抒情较多。许知远的文章总是带有对历史教训的担忧,他不断尝试指出变革发展下的“陷阱”,所以看他的书是挺沉郁的。小鹏的书是纯粹的旅行游记,但不是旅游攻略,他更多的是在体验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生活环境。这是跟他们的身份有关系的,公共知识分子和职业旅行家。看多了许知远的书看看比较轻柔的游记,这样就一并有了理性与感性的享受了。
进入大学应当尽早地进行一次旅行。李欣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每一次旅行就换一次血。小鹏的书写到“多元意识影响多元世界,多元世界又反向造就多元生活,而旅行,正是供给进入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我觉得旅行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实验,它和读书一样,能使人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那些世俗的`眼光并不重要,自我内心的声音才重要。如果能够对其它大学生说一些话,我的话是在大学里面尽可能早地独自去一次旅行,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挺后悔自我到了大三才实现第一次旅行,如果能够早一点地旅行,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或许不会那么单薄。
你必须会厌倦固定模式的生活,何不出去走一走,与你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呢第一次一个人去旅行,第一次坐11小时的硬座火车,第一次遇见异地风景和风俗。你在学校里面消失一段时间,再回来,就带回了一段美丽传说。当你在谈论自我旅行的故事时,你的同学依旧是在谈论考试分数和关于分数的考试。在学校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好像仅有旅行才能贴合人生的轨迹。你能够用旅行对四年大学做最好的标注,用相机把大学四年中最宝贵的记忆定格,使每年的年度总结里总有一段旅行的忆记和对世界新的认识。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十年读书心得篇4
如果你不想对一座城市失望,必须要在夜色中抵达。夜晚的灯光会巧妙地把璀璨突出,把粗陋隐藏。这段话来自《背包十年》。
这本书是我的大学同学所赠,但毕业后这么多年,我竟然到今日才勉强将它读完,我想是不是我太忙了,亦或者只是因为我一向忽略了我的本心。人应当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这本书里有许多我喜欢的文字,喜欢作者遇到的美景与美食,喜欢作者敢于追梦的生活态度。作者小鹏大学毕业后没正经上过班,攒点钱就去旅行,直到他发现旅行也能赚钱,于是生活就变成了旅行、旅行、旅行。
他喜欢文字,他说他要把一路上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和朋友们一齐分享,正是因为这种真实与坚持,他获得千万网友的热烈追捧,也获得了我的喜爱。他还喜欢拍照片,他说他只拍自我在旅行时的一瞬间感动。其实说到底他就是一个追梦人,一个敢于追求自我梦想的人。
这本书记录了小鹏十年的旅程。十年里,他打过不一样的工,睡过不一样的床,遇见不一样的人,开心过,孤独过,骄傲过,沮丧过,也热血沸腾过,黯然泪下过,怦然心动过,心灰意冷过。我想,如果青春是一首诗,那小鹏用整整十年光阴让这首诗中的每个字都笔触饱满。
很多人应当如我一样,都迷恋无比澎湃的旅行,都渴望在旅行中让自我体验未知。那你是否如诗人般欣赏、品尝、感受这个未知的世界,饱满你青春的诗篇?
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毕业后多年的我,一向认为这个世界转得太快、自我太忙。忙得忘记自我以往也是爱文字、爱音乐、爱旅行。其实是该停下脚步,去寻找初心,哪怕已不再年轻,也该敢于去追求自我的梦想。
十年读书心得篇5
读完了小鹏的《背包十年》,颇受背包客们推崇的一本书,几乎在同时看见了某人的一条微博,突然感触良多,很想写点儿什么,然而,却一向太懒,直到拖到今日午时,没什么心思干活儿,才想起写下来。
读这本书,流连于世界各地的美景自然少不了,但它最不一样于普通游记的一点,便是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以往为了旅行打打工,攒了一点儿钱就辞职上路,也曾露宿街头,最终最终实现了成为职业旅行者的梦想。此刻有人羡慕嫉妒恨,甚至批判他的奢华享乐,却看不到他十年来经历的艰辛。
梦想,是一个完美的东西,然而,有多少人能够这样的坚持梦想,不甘平凡呢?实现梦想的代价,又是多少人能够支付的呢?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太多的牵绊,许许多多的人都流于平凡,可是是社会潮流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然而,我却突然觉得,没有梦想甘于平凡的人并不必须就是可悲,真正可悲的,却是那些将梦想挂在嘴边,却将梦想活成了空想的人。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任何事坚持了10年,那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而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坚持和经营的梦想?伟大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平凡的人却有千奇百怪不一样的生活,归根结底,可是是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活只是底层的必须品,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有,总认为自我应当再干出点儿什么别的,才对得起来世上走一遭,直到累了困了想要“妥协”,终会发现生活已经高昂起他的头,幸福不是想象中那么唾手可得。
能够坚持梦想,缔造不凡的人,固然令人钦佩不已。但懂得珍惜平凡,经营生活的人,同样会发现生活带来的丰厚回报。
十年读书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