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人人在心中一定都有不少感受,那么就需要认真记录好体会,认真写好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规范,从而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陈陆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陈陆的心得体会8篇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1

陈陆的'脖颈后面长了颗瘤子,有鸡蛋一般大小,已经化脓、发痛。他本打算在7月18日动手术把它切掉。

7月18日早上8点半,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盛桥镇汛情告急的电话,陈陆带队前往救援。

手术又被耽搁。这颗瘤子是2016年体检时发现的,原本只是个小鼓包,去年4月忽然长大,医生建议陈陆动手术。

动手术就要住院,陈陆推说工作忙,不肯去。吃了两个月中药,鼓包消了下去,去年年底突然复发。

朋友刘书虎说,陈陆对个人的许多事都不那么上心。2019年年底,他用的还是翻盖手机,屏幕特别小,不久前才换了台大屏的华为。

刘书虎说,陈陆好吃,特别喜欢方便面、炒饭、火锅,且口味很重,吃辣锅都要喝几口汤。他尤其爱好路边摊的滋味,把庐江县的大小摊位吃遍了,一进店就对老板开玩笑:“给我来一碗地沟油炒饭!”

回家休息时他通常只换上装,下身仍着制服裤、队鞋。在家睡觉,脱下来的衣服往床边的地上一放。妻子王璇怪他邋遢,他笑嘻嘻地说:“不好意思,习惯了。”这是消防工作养成的习惯,为的是听到警铃,随时可以穿衣出发。

2011年结婚至今,王璇没有和陈陆过过一次春节,也从未一起出去旅游过,“办了海洋馆的年卡,只在办卡当天去过一次。”王璇是安徽边检总站的民警,时不时要倒班、值班,自己的工作也忙,因此很能理解陈陆。

他们共同的好友窦君回忆,两人经介绍认识,王璇漂亮,是“边防一枝花”,朋友聚餐时,陈陆总是得意地说:“都是她倒追我的。”说完了,就替王璇剥虾、夹菜。

7月17日,陈陆和父亲说要回家吃火锅,18日早上陈立山便出门去买材料。陈陆因忙于防汛,已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

7月18日中午,得知汛情严重,陈立山给陈陆发微信,说抗洪形势非常严峻,让他“最近就不要回来了。”那时陈陆已带队到盛桥镇开展群众转移疏散工作。疏散持续到19日的零点。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2

直到牺牲,他身上未记过一次功。

7月19日凌晨1点,接警得知庐城镇内发生内涝,陈陆与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去,疏散群众至早上7点。而后前往石头镇同心村、郭河镇进行人员疏散。

7月20日凌晨,陈陆回到大队,已有30多小时未合眼。

洪水很脏,掺杂着粪水、动物尸体、工业用料等秽物。陈陆在水里泡了近两天,身体开始出现反应。当晚他在大队办公室坐着,对指导员邵将说,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膝盖疼得难受。邵将发现他的膝盖红肿,便劝他明天稍作休整。

陈陆不同意,邵将拗不过,只好替他买药、涂药、敷冰袋。

邵将告诉记者,陈陆皮肤比较敏感,受刺激容易过敏。

陈陆2005年加入消防队伍,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先遣部队前往救援。道路不通,只能背着六七十斤的装备徒步前往震中。陈陆行进得有些慢,当时的合肥市经开区消防大队大队长龚壮志很生气,呵斥了他。

龚壮志至今仍记得那一幕,陈陆撩起裤腿,露出满腿的水泡——个个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等到达震中时,水泡全被磨破了,血流了一裤管。陈陆说是小伤,不肯休息,仍继续参与救援。

2013年,他在合肥市消防支队纪保科任科长,这是他15年消防生涯中唯一的机关经历。2015年,他主动请调至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朋友刘书虎多次劝他调回机关,他不乐意,说自己只喜欢带兵,“觉得基层更有意思。”

陈陆的父亲陈立山是安徽第一代边防军人,母亲和姨夫退休前在公安系统工作。陈立山告诉记者,陈陆在机关大院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自幼就想从军。

2008年的雪灾、震灾后,队里开会讨论记功,要替陈陆报三等功,被陈陆推辞了,说自己已经是干部,不如把立功机会让给队员:他们若记两个三等功,就有机会上军校、提干。

曾和陈陆在消防队中队同事多年的徐长青统计,按陈陆的工作经历,“至少记三四次功是没问题的。”实际上,直到牺牲,他身上未记过一次功。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3

陈陆同志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抗洪抢险救援中用年仅36岁的生命谱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壮丽篇章。英雄是催人奋进的灯塔,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火炬。通过学习陈陆同志先进事迹更加激发了我们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将投身到消防工作中去,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永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英雄榜样是催人奋进的灯塔,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火炬。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是九江支队和陈陆同志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我们要自觉向英雄们学习、向先进看齐,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逼着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精益求精,逼着去爬坡,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不断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使工作更加有质量。脚踏实地,做细做小,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不怕麻烦、不怕辛苦,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良好的执行力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立足所处岗位,坚决地落实领导的要求,雷厉风行地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工作最终能够落实落地。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做到热爱消防、奉献消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落实到具体工作和行动中,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4

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岁宝贵生命,诠释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我们要以陈陆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牢记重托、恪尽职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投身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去,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最大限度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洪水滔天万民殇,披甲挂帅赴疆场。

力斩魔蛟抢冤魂,分水踏浪寻希望。

生死抛置脑门后,只为解得国民愁。

山河风雨山河泪,中华寸土记君忧!一路走好,十八年后我们等你归来!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那是因为明知道,自己面对是根本所无法想象的艰难与险阻。

真的不想用这种方式认识英雄,我们宁愿你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一位普通的丈夫,一位普通的父亲,但是无奈总是用这种悲壮的形式认识了英雄,愿英雄一路走好,愿英雄的家人一生平安。

陈陆同志以队为家,献身消防,用满腔热血和无悔实践生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消防救援人,我们要以陈陆同

志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做到热爱消防、奉献消防,勇于直面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履行好肩负的职责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陈陆同志是消防救援队伍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先进模范,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身防汛救灾战斗的消防救援指战员的优秀代表。

他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每一次灭火救援行动中都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

向陈陆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不畏艰险,敢于打头阵、当先锋,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7月22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心系群众、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学习他冲锋在前、敢打头阵的斗争精神,学习他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敬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严实的作风投身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等重点工作,为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陈陆同志坚持民之所需、心之所向,在汛期灾情最严重的时刻,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作为一名基层主官,要像陈陆一样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始终把辖区群众当亲人,坚持群众的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学习陈陆身上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勇立潮头、危难关头挺得出身,在大事、要事、难事过程中彰显担当。

要学习陈陆同志坚如磐石讲忠诚,用生命诠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铮铮誓言的英雄事迹,始终做到不掺杂质、赤诚纯粹,做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内外一致、知行合一。

掉头、快掉头!这是7月22日这一天,陈陆生前在洪水中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

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陈陆同志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充分展现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舍生忘死、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我们要牢记职责使命,苦练灭火本领和业务技能,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要求,全力诠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总方针的铮铮誓言。

奋战96小时,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众2600余人,这些数字,勾勒出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和他的战友抗击洪魔的鲜明轨迹,这些数字是冰冷的,但陈陆的心却是火热的。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陈陆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到了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到了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学习到了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履职尽责和担当负责的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学习陈陆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情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陈陆同志的英雄形象就深深在我的脑海里,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作为新时代一名消防员,通过学习陈陆同志的事迹,我认为要向陈陆同志学习他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冲锋在前,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你的行动激励了年轻的我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竭诚为民的真正含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让我们在学习中传承,让我们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以英雄精神为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十九载水火青春,为民赴难忠胆耀江淮;卅十六年热血人生,英魂不泯丹心映山河!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作为新时代国家队、主力军,我们必须牢记重托、恪尽职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投身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初心如磐、扎根基层,决然默默奉献;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你冲锋在前、奋勇争先,展现昂然风采;面对激流洪水救援,你激流勇进,不畏牺牲。

我们虽为战友,却不曾相识,不曾相识却是最美的相识,不愿在微博中、抖音中、报纸中定格你坚毅的微笑。小小的冲锋舟承载着你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展现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换装不换色、改制不改志的精神,你一趟又一趟,一次又一次,不顾疲劳,冲锋在前,只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更多的人民群众。

如今波平如静的水面溅起的浅浅浪花,却打湿了千千万万群众的眼眶,但却坚定了所有指战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决心和信念,并激励我不断前进,重新审视自我,肩负责任,甘于奉献。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5

7月22日凌晨0点28分,陈陆给表哥徐建发微信,说自己往膝盖上搽芦荟膏,但“搽上去就吸干了”。“我下楼都受罪,希望明天能好点。”

22日早上,大队长方锐从医院给他开了些皮肤药品,继续用冰袋敷着膝盖。

8点左右,指挥部打来电话说同大镇石大圩发生溃口,队伍又立刻出发。到达同大镇后,看见镇政府对面有个卤菜店,正好大家都没吃早饭,便合计着买了62块钱的卤肉,坐上车,边吃边赶往现场。

陈陆生前所用的消防装备。

石大圩决口处的水很大,附近的四个行政村被水淹,受灾面积有5.8平方公里,且水位上升很快,大量村民被洪水围困。

上橡皮艇前,陈陆双腿肿痛、难以弯曲,已耐不住裤管的摩擦,消防员李顺帮他脱了裤子。陈陆便只穿着短裤坐在船侧。

9点半,陈陆与消防员常青、李顺、李俊杰同乘一艇下水救人。途中经过一处急流,队员们都感受到了,“水面有40厘米的落差。”

这一趟救出了一对老夫妇,将两位老人送到安全地带后,五人又立即赶往下一救援点,途中遇到了来支援的蓝天救援队。便速编出一支船队,由消防船打头,蓝天救援队与公安水上分局的船随后,一起出发。

队员们回忆,他们又途径方才的落差点,不过两小时的时间,落差已达3米多,像一潭小瀑布,水咕嘟咕嘟往下冲。

这是水域救援中最危险的境况,叫做“沸腾线”,也叫“滚水坝”,即水如烧沸般翻滚、吐白沫,冲击的力量非常大。而那水面落差是陡然下降,未接近时难以察觉。

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在第三艘船上,离陈陆所在的头船大概有十几米远,“听到他(陈陆)喊掉头,我们就立刻掉转船头。”

得益于头船的及时预警,跟随的四艘船安然无恙。

但陈陆所在的橡皮艇却没收住,侧翻在水中,船上5人全部落水。

常青回忆,沸腾线“像滚筒洗衣机一样,把人和物体上下卷。”李俊杰在水中与陈陆有过刹那间的对视,当时陈陆扒着船,但只两三秒便松开手,在原地拼命游动,“我感觉他想说话但说不出来。”再一回头,陈陆就不见了。

陈陆被追授 “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

今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庐江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所在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作为主要救援力量,连续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庐江县石大圩突发漫堤溃口,陈陆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众,其间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卷入漩涡侧翻,不幸落水壮烈牺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联合追授陈陆同志“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追记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陈陆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会上,宣读了追授陈陆同志“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的决定,为陈陆同志家属颁发了证书。

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副站长常青、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方锐、陈陆同志妻子王璇、庐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深情讲述了一个个感人故事,诠释了陈陆同志的忠诚和奉献,展现了消防救援队伍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昂扬风貌。整场报告会朴实真切、感人至深,报告团成员几度哽咽,台下听众潸然泪下,现场多次响起掌声。

讲述英雄故事,传递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庐江县庐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也与陈陆最后一次一起出发参与了当天的救援。陈陆的牺牲,让常青思绪万千,回忆起与陈陆一起共事的画面,陈陆对其的帮助,其实在常青的心里,早已认下了这个好大哥。“教导员,您战斗过的地方,我们将继续战斗您守护的家园,我们会全力守护。”

庐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几年前因工作与陈陆相识,然后熟悉。陈陆对待工作始终如一,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主动作为,回应期待,给张晓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18年消防改革转制后,有群众担忧服务能否跟上,座谈会上,陈陆的态度十分坚定“标准不会低,服务不会降!”陈陆抛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最后,陈陆用群众的满意度交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陈陆的妻子、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一名民警。陈陆牺牲后,王璇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最后的敬礼曾经感动了许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故事。王璇已记不清陈陆爽约了多少次他们的家庭聚会,也记不清多少次推迟了他们的旅行计划,办好的海洋馆年卡,也仅仅是办卡的当天去过一次,以后就没用过,陈陆也永远用不到了。正因为曾经都是军人,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说,陈陆总喜欢把她当成“新兵”对待,就让我这个“新兵”,再给你敬个礼。”王璇转身对着陈陆的照片再次敬礼。

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

落水后,常青和李俊杰在水中坚持了40多分钟,被救起。李顺被水流抛出,自己游到了岸边。陈陆和王松始终了无踪迹。

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都参与搜救,总共发动了四五百人寻找失踪的陈陆和王松。

陈立山告诉记者,陈陆的水性很好,幼儿园时就学会了游泳。刘书虎则举例说,陈陆在150米宽的水域中能游一个来回。

因此,刚听到消息时,刘书虎以为是小事,“船翻了,爬起来不就行了?我没见过那样的水,根本想象不出来。”

参与救援的队员告诉记者,当时的水有八米深,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电线杆、树木、房屋等交织盘布。

搜寻陈陆的头两天,王璇到处打听,要搜救人员“看看树顶”,追问“会不会在哪个小土坡上,被水冲晕了?”后来,问出的话成了“你们有没有看看水底?会不会被缠住了?”

7月24日,陈陆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被找到。王松则到现在仍是失踪状态。

窦君说,王璇起先撑着没哭,“还不敢相信,属于懵掉的状态。”遗体告别当天,她忽然爆发出来,瘫软在座位上,需要吸氧。在两人的搀扶下,她向陈陆最后敬了个礼。

4岁的儿子仍不知道爸爸的事情。这段时间,家中来来往往许多生面孔,他要“拿金箍棒把他们都赶走”,因为“他们来了以后,奶奶、爷爷、妈妈都会哭”。

从前,陈陆从家返回单位,儿子有时候舍不得他,躲在卧室里哭,他跟着在客厅里抹泪,说要等儿子不哭了、睡着了再走。

7月22日,安全护送完第一批群众后,陈陆碰到了方锐。方锐回忆,当时的陈陆浑身都“很热乎”,状态疲惫,连他自己也说像是要中暑了。“我让他别去了,他说没事没事,他熟悉水况,不去不放心。”

方锐叮嘱他一定注意安全、穿好救生衣。陈陆满口答应:“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要不然我太累了。”

8月8日,陈陆的落水点处水位仍然很高,露出水面的电线杆上缠着一截白色织物,幡旗一样飘摇。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6

7月20日早上7点,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陈陆带领大队指战员前往石头镇同心村救援,那里有上千人等待疏散。

当晚6点10分,陈陆在朋友群里上传了一段视频:他从洪水里捞到一只小龙虾,乐道“还有意外收获!”视频中,救援船轰轰作响,水面上浮出许多白色泡沫。

30分钟后,同行的大队长方锐和陈陆先后传自拍到群里,两人套着鲜红的救生衣,45度面向镜头。朋友们发表情包夸他们帅,陈陆回复:“虽然不帅,但是两位在水里如同风一样的男人。”

陈陆和朋友们有一个微信群,群名叫“快乐!干活!”, 22号他失联后,刘书虎把群名改成了“思念我们的好兄弟”。

朋友刘同乐说,陈陆和朋友聚餐,“话题永远不变”,只聊历史、带兵。他爱看《亮剑》,喜欢李云龙,没有太多爱好。

7月21日晚上6点,同心村所有百姓疏散完毕。陈陆的膝盖肿得更厉害了,腿痛得没法弯曲,满身起红疹。邵将又一次提出要换下他,他还是不同意,只说下水时把随身带的皖烟打湿了,问邵将要了根烟抽。

此时,大队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白湖镇有发生溃口的可能性。陈陆又立即带队赶住白湖镇。

到达白湖镇后,他们搞了些庐江特色的米面充饥。陈陆特别爱吃米面,平时吃两大碗不在话下。那晚他吃了半碗就放下筷子,只是吧嗒吧嗒抽烟,连抽了四五根,弄了两块凉毛巾来盖在膝盖上,还挺乐呵地对邵将讲,这毛巾一盖上去就发烫。

晚上11点多,邵将用皮卡车将陈陆送回大队。此时他的腿已肿到发紫,毛巾、冰袋都不管用。邵将提出给他炸点他爱吃的臭豆腐,陈陆只说没胃口,勉强吃了桶泡面,便一声不响地坐着。

那晚他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凌晨1点多时,邵将看他房间的灯仍然亮着。

在队五年,陈陆很少回宿舍睡觉。他的办公间在三楼,不通风的里间改成了小卧室,只摆得下一柜、一桌、一张小床。他常年睡在那里,一来工作方便,二来离楼下队员们的宿舍近。

消防站24小时接警,半夜出警时,陈陆若不跟随,则必要等队员们归队才睡觉。教导员办公室的窗子正对着消防大院的门口,不等消防车开回来,窗户里的灯绝不熄灭。

徐长青认识陈陆15年了,两人尚未共事前,他对陈陆的印象是毛头小伙。那时候陈陆刚毕业,又因为在合肥长大,本地朋友多,休息时会与朋友聚聚。

2007年12月,陈陆和徐长青调到瑶海中队分别担任中队长和指导员,徐长青非常明显地感到陈陆变了,“责任心和事业心越来越强。”晚上出警回来得再迟,第二天早上6点出操,陈陆准保第一个站在训练场上。他家离中队不远,直达的公交车十几分钟就能到,但他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那会儿他刚认识妻子王璇,“明明应该正热恋的时候,但很少出去约会。”

陈陆和徐长青任主官前,瑶海中队的排名是倒数。2008年后则成为前三。“一个单位的风气是很重要的,他把训练的氛围带得特别好。” 徐长青说。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7

秉承英烈遗志、弘扬烈士精神。陈陆同志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杰出代表,向陈陆同志学习,缅怀英烈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

奋战96小时,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众2600余人……这些数字,勾勒出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和他的战友抗击洪魔的鲜明轨迹,数字是冰冷的,但陈陆的先进事迹却是火热的。

陈陆同志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每一次灭火救援行动中都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更是成就了一份伟大而无上光荣的事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陈陆同志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作为新时代应急管理系统的一员,要向陈陆同志学习他临危不惧、勇于担当、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冲锋在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牢记重托、恪尽职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一趟趟,一次次,不顾疲劳,冲锋在前,只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更多的人民群众。陈陆烈士初心如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面对激流洪水,激流勇进,不畏牺牲,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陈陆同志36岁,正值年轻奋斗的年华,他15载扎根基层、15载水火考验、15载初心不改,他用担当和奉献坚守着许党报国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本色。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竭诚为民的高尚品质、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特别是他爱家却难以顾家,把爱和温暖都给了工作、给了战友,却不得不将遗憾留给家人,更将自己摆到最后,多么平凡而又伟大啊!陈陆同志的妻子,王璇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撕心裂肺地哭着说:陈陆,我会把孩子好好带大,特别特别好地带大!这一幕,当天新媒体点击量过亿,神州大地处处寄托着深深的哀思、传颂着英雄的故事、唱响着时代的壮歌!这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掉下了无数的泪水.....!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陈陆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到了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到了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学习到了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履职尽责和担当负责的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英烈的事迹在广泛流传,英烈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如今波平如镜的水面溅起了浅浅的浪花,却打湿了千千万万群众的眼眶,更加坚定了我们所有应急人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决心和信念,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让我们将感动和敬仰化为前行的力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将英雄的精神落在我们海南州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切实担负起守护群众生产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力量。

陈陆的心得体会篇8

7月22日,安徽合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喊出这句“我打头!”,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发。然而,庐江县石大圩决口迅速扩大至50米,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已经奋战了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陈陆,就这样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教导员!”“陈陆!”和陈陆并肩奋战的消防员们竭力呼喊着,与陈陆素不相识的其他救援队伍全力搜寻着。24日下午,搜救队伍在距离事发地约2.3公里的下游发现了他的遗体。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岁宝贵生命,诠释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谁打头?”“我打头!”

汛期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断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续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随着几声巨响,已经开始漫堤的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决口。随即,5.8平方公里内的4个行政村成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围困,处境危险。

接到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的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出发。

在被洪水淹没的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陈陆和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次次登艇,一次次出发,救人、再救人……

大队长方锐至今还记得陈陆当时疲倦的神情。他劝陈陆休息一会儿,但陈陆说:“我对这片水域情况熟悉,水性也好。你们去,我放心不下。”

然而“放心不下”别人的陈陆,这次却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当决口扩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奔涌时,陈陆带领队员与蓝天救援队组成编队,他“打头”作为1号艇领航冲锋。

跟随陈陆的2号艇上,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一直忘不了和陈陆出发前那段简短的对话:

“你们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谁打头?”

“我打头!”

苏琴说,她一辈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种无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陈陆和其他消防员们义无反顾向前冲的背影。

陈陆所乘的1号艇驶过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时,急流中忽然出现3米多的水位落差——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预料、最可怕的“滚水坝”。

“掉头、快掉头!稳住、不要怕!”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谁都没想到,这成了他留下的最后话语。

话音刚落,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陈陆等5人全部被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跟随其后的3艘艇得以及时调转艇头,苏琴等人险之又险地避免了翻艇。

与陈陆一同落水的消防员李俊杰回忆,在落水后还隐约看到了陈陆的身影。他和队友常青用尽全身力气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龙绳并死死地抓住。两人下意识地去抓陈陆时,一个巨浪突然劈头而来,陈陆的身影随之不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抗洪英雄陈陆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陈陆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安全检查心得体会8篇

科学领域心得体会8篇

学生规划心得体会8篇

读《看见》心得体会8篇

鲜花饼心得体会8篇

主题收获心得体会8篇

水火电心得体会8篇

教学转型心得体会8篇

扫除道心得体会8篇

服务与礼仪心得体会8篇

陈陆的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