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需要根据主题展开写作的,养成良好的记录方法能让我们的作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历年专四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历年专四作文篇1
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翻开相册,一幅幅画面在我的脑中浮现,只因为它在葡萄架下,它在秋千上,它在小白狗的脸上。
正当夏日,我踮起脚尖小心翼翼的从家里迈进这个宽大无比的院子,然后我探出头并向四周望了望,侦查到无人后,我以掩耳盗铃之势,不一会窜到了葡萄树下。抬头望去,一片片鲜嫩翠绿的叶子下包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紫莹莹的葡萄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葡萄粉,好似那一颗颗硕大的紫宝石,一丝阳光照耀着那颗“宝石”。瞬间激起了我的馋虫。葡萄伸手可及,我摘下擦了擦便塞到了我的嘴里,甜丝丝的,不一会地上已布满皮和籽。最好的时光在那葡萄架下。
秋千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我的秋千却不一样,老家的一块空地上,支着几根木头,于是我便拉着爷爷并说出我的想法,爷爷找到两根粗大的麻绳,一块装粮食的麻袋,我站在凳子上,手举麻绳,看着木桩我随便绕了几圈,但是不一会就散开了,爷爷这时传授给我独门绝技“猪蹄扣”,我便按照爷爷教我的方法牢牢系在了木桩上,布好麻袋。刚坐上去总有一种要掉下去的感觉,但是当好奇心战胜恐惧的时候,想挡也挡不住,我越荡越高,在空中享受着快乐,清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最好的时光在那流连忘返的秋千上。
田园中的菜一株比一株长得高,这可多亏了我的帮助,当我在院子中除草时,邻居家的小白狗跑了过来,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书屋拿出颜料,“小白,坐,我来给你化化妆”。于是我调出了许多种不同颜料,开始了,左涂涂,右画画,不一会完工了,我还给它跨上了一副眼镜,忍不住哈哈大笑。最好的时光在小白的脸上。
童年的时光最美好,它体现着我们的可爱,天真无邪,童趣,这也是珍贵的影册,时光一去不复返,好好珍惜一切吧!
历年专四作文篇2
童年像一个美丽缤纷、五彩斑斓的梦,像一只在天空翱翔、无拘无束的小鸟,像一棵结了许多快乐果实的树,现在我摘一个最甜的果子献给大家细细品尝。
在我三岁的时候,做了一件傻事:洗馒头。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妈妈买了许多馒头,大家围着桌子一边吃馒头一边拉家常。听到大人们聊得很开心,我也很想加入,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便在一边时不时“叽哩咕噜”地插上几句。哥哥笑我在说“火星语”,大家哈哈大笑,我也跟着傻笑。不料,手一抖,馒头掉在地上,沾了许多灰。
拾起脏馒头,我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忽然,脑海里闪现出妈妈洗衣服的情景。于是,我急忙来到卫生间,学着妈妈洗衣服的样子,往洗衣机里灌了半桶水,再把馒头放进去,加入少量的洗衣粉,摁一下开关按钮,洗衣机“嗡嗡嗡”地运转起来,开始了洗馒头。
过了一会儿,洗衣机发出工作结束的蜂鸣声。我端来一条凳子,站在上面,伸出小手使劲往洗衣桶里捞馒头。可是我左摸右摸,细心地摸遍了整个洗衣桶,除了偶尔捞出的丁点儿碎末之外,压根儿就不见馒头。天啊!我的馒头呢?不翼而飞啦?我急得哇哇大哭起来。
哭声招来了爷爷,他边哄我,便询问原因。我泣不成声地指着洗衣机:“呜……我……洗馒头,可……馒头……馒头……怎么不见了呢?呜呜……”哪知爷爷一听,却“哈哈哈,哈哈哈…。。”笑得合不拢嘴。我委屈得噘高小嘴,爷爷只好强忍住笑,耐心的跟我解释,我不禁破涕为笑,
童年,人生的出发点,梦一样美好的回忆;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玩具,装满了糖果,也装满了欢乐,叫人回味无穷。
历年专四作文篇3
自习课,悄无声息。这时,门开了,一个同学被喊了出去,她知道是班主任又找同学谈话了。
教室里一阵骚动,好几名同学为班主任走出教室而长吁一口气,暗自庆幸又可以放松一下。而她,却直起背来,呆呆地注视着门口,使劲地咬着嘴唇,脸上泛着红晕,握笔的手微微出汗,心也跳得厉害。
她多么羡慕被班主任喊出去的同学,多么希望班主任也能和自己谈谈心啊。然而,她很委屈,尽管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尽管一直埋头苦学,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她很压抑、很自卑,她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也不知究竟是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门又开了,那位同学进来,又叫了一位同学出去。她羡慕地目送又一个身影消失在门口。她也知道,班主任找的人都是成绩好的,而且,在这样紧张的时刻,班主任也很忙,他无暇顾及像她这样几乎被遗忘的学生。
她的心泛起了涟漪。她曾发誓:一定要拼出一番成绩,让班主任重视,也能有资格也让班主任找她谈一次话,哪怕是批评也好,只要证明她没有被班主任遗忘。她不需要班主任对她说太多,只渴望着哪怕是一句两句交流和鼓励的话,她就会满足,就会万分高兴,就会信心百倍,就会……她只要不被遗忘。
她的心越来越不能平静,一个对她来说可望而不可即的小小愿望扰得她心烦意乱。她低下头,死死地盯着书本上模糊的字……什么时候,她才能实现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啊……
门又一次开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她知道是班主任进来了。一会儿她感觉有人在向自己这边走来。对,没错!她心潮澎湃,凭第六感觉,她觉得这脚步一定是班主任的。“难道他是找我谈话的,我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了吗?她仍然低着头,脸涨得通红,用余光注视着班主任的脚步,只希望班主任不要在前面停下……终于,班主任走到她桌前站住,她腾地站起来,抬起头激动地望着班主任。班主任被她的举动吓了一大跳,连忙示意让她坐下,然后越过她的座位,敲了敲她身旁那个惊惶失措的“武侠迷”:“你出来一下!”然后掉头就走……
她久久地直立在桌旁,一动也不动。她脸上的表情凝固起来,先前涨红的脸,这时苍白得像张纸。她那冰凉的心慢慢地下沉班主任,你什么时候也能和我沟通一下?什么时候才会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
久久的,她那昏暗的眸子闪动了一下,她仍然在渴望……
历年专四作文篇4
生活中,人们关注自身的需要,无可厚非;人们时常渴望被别人需要,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一个人活在世上,毕竟要体现个体的价值,而个体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别人做出了奉献。巴金说:“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多做奉献。”问题是凡事都有个度,超出这个限度,可能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被需要”是一种普遍的心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达,尤其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被需要”的心态无限制扩张,那就是要分清楚是利他还是利己,如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就是完人,如果借“利人”而利己,刷存在感,广告自己,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要对你“被需要”的动机大打问号。或许是客观上是利人了,但主观动机还是为己,从这里,我们可深入探查人性的复杂性。
被需要是幸福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果一个人不被社会需要了,像一块脏抹布被社会抛弃,被遗弃,那可能失去了价值,或者可利用的价值很低很低。一位长者说过:“子女的孝应该是让老人做事情,如果一个老人无事可做,那可能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就有被抛弃的感觉。”这是肺腑之言,一些老者年过百岁,他觉得自己还能为社会做些事情,就是最大的幸福感;否则的话,植物人一样常卧病榻,成为社会的严重拖累,虽形体存在,但精神的生命已经死亡,那便是人生的最大不幸。
人是群居动物。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人构成社会,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鲁滨孙漂流荒岛,但和星期五就构成了相互“被需要”的关系。人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我们过去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调的就是这种关系。巴金在《朋友》一文中历数了朋友给他的种.种帮助,如果不是这些朋友,他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恰恰是这些朋友,让他明白生命中还有光。我们从别人身上都获过温暖,如果我们不能给人一份光,如果不“被需要”,那个体便一无是处了。
然而对这“需要”也要认真辨析,你所认为的“需要”是不是别人的真正需要呢?究竟是别人需要还是你自己需要呢?比如说全民都关注的高考,有些“需要”确实是过剩的,我们的考生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脆弱,高考前吃什么喝什么都要关心,如何睡觉才能避免失眠也要关心,社会上出现这么多“预测”神师,还有媒体的围追堵截、穷追不舍,这是对考生的真正关心,还是自有其企图呢?
孟子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假“德”,感激、感恩的意思。施惠于穷乏者,是利他主义,如果是为了让穷乏者感恩,落个善人的名声,那就是为己了。利他与为己是一条分明的分界线,是划分“被需要”动机与效果的标准。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呢,就一定施于人吗?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历年专四作文篇5
灯光下,几个刺眼的红叉晃着眼。那是我五年级时的语文试卷,那时语文成绩一直下滑。而在红叉旁,是两个字:“加油!”这既是老师对我的鼓励,又是她与我镌刻在试卷上的约定。
拿到试卷那天,天色晴朗,万里无云,树上的小鸟在枝头歌唱,但这动听的歌声,在我听来,却是刺耳的嘲讽。我阴沉着脸,垂头丧气地走在大街上。我的手里攥住试卷,上面惨不忍睹,我望了一眼试卷,心中更是有一股无名火。回到家,把试卷拿给母亲。她没说什么,叹了口气。可我看得出,母亲的眼睛里充满了失望。我更加难受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一早,老师把我们订正后的试卷收了上去。我心中忐忑不安,很担心被同学们称为“冷面杀手”的语文老师在试卷上写下不留情面的评语。可是试卷发下来时,上面只有两个字——“加油!”我大吃一惊,不仅没有被老师批评,反倒得到老师的鼓励,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看着这两个字,我仿佛看到老师信任的目光。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老师对我的鼓励!
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明天就是单元测试的日子了,大家认真准备,专心复习。”说完,老师用令人不易察觉的眼神向我这边扫了一下,还轻轻点了一下头,仿佛在说,“我相信你!”我看着老师,身上充满了力量,心里想:“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看我的吧!”
终于到了语文测试的那一天。我心中暗暗高兴,信心百倍。做题时,我比以往更加细心,不放过一点儿“漏缝”。考完,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好,应该可以拿到高分。
等待考试成绩的日子是煎熬的。我们的教室与老师的办公室隔了两层楼,每次下课,我都会快速跑上楼问老师:“分数出来了吗?”
结果令人振奋,我拿到了全班最高分,九十六分!
我兴高采烈地走在教室前的走廊上,边走边哼着歌儿 ,耀眼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照得心里也亮堂堂的。此时,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加油”两个字。这两个字,是老师和我镌刻在试卷上的约定,它时刻鼓励着我奋进,激励着我前行!
历年专四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