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轨迹的记录,优质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让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肯定的,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军人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军人事迹篇1
一朝入伍,军魂入骨,一声“到”,一生到。无论是身着戎装保家卫国,还是脱下军装,退役军人在各条战线上都书写着精彩篇章,在国家需要的紧急时刻,他们都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
李树荣,“全区最美退役军人”、托县人大代表,从退役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默默无闻、自力更生,在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的同时,积极主动投入到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中,成就了一位人大代表爱家爱国为民的情怀。
一、主动奋战疫情一线,捐款助力疫情防控战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树荣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呼市和我县人大常委会号召,奋力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退役军人誓言,主动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加入到双河镇云中小区临时党支部,多方筹措各类防疫物资,按时对小区进出口进行环境消杀、人员摸排。“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自疫情发生后,李树荣以党支部党员身份捐款500元后,又将自己的2万元积蓄无偿捐赠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支援武汉,助力疫情防控战。
2024年2月,因呼市地区疫情严峻,李树荣又一次主动请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队伍,克服严寒气候等困难条件,主动配合社区人员进行盘查登记、宣讲防疫知识、统计人员数据等,为小区住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同时,他还自筹资金3万元给县里50多个检测点购买了25吨精煤,为防控人员解决了取暖问题。
二、始终坚持扶危济困,彰显人大代表社会担当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的”。李树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8月的一天,李树荣偶然得知燕山营村有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父亲早年得脑瘤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一人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病人,无力供孩子念大学的情况后,马上筹集一万元直奔孩子家,把学费交到愁肠百结的母子手里,并留下联系方式,让孩子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千万别放弃学业。托县郝家窑村的退役军人王天明,母亲体弱多病,常年药不离身,王天明妻子身体也不太好,家里全靠王天明一人务农,日子常常过得捉襟见肘,李树荣退役后,时常伸出援助之手,帮王天明渡过难关。2020年,李树荣还组织三名战友给托克托县第六小学捐赠体操运动服120套......一直以来,李树荣尽自己所能主动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不论是看到街上募捐的、听说战友孩子病了的、亲戚朋友有难的、慕名而来的等等,他从来都不皱一下眉头,三千、五千,一万、两万,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始终彰显了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三、勇于担当贡献人大智慧,率先垂范践行文明行为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美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今年以来,正值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李树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始终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能优势,围绕创建文明城市重点任务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积极参与创城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自创城工作以来,李树荣主动深入创城工作一线,积极参与各类创城活动,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在走访群众中,李树荣了解到托县双河镇退役军人宋永明房屋破损严重,与县人大代表李永军经过商量,一拍即合,自掏腰包,共同为其维修房屋。同时,他还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各方面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
一直以来,他一路艰苦创业,热心公益事业,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每一次国家和同胞有难,李树荣总会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名退伍军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断开拓奋斗的精神,闪耀着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光芒,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军人事迹篇2
95岁老党员、战斗英雄张富清尘封半个多世纪的感人事迹昭于世间,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中热烈反响。
入党70多年来,张富清默默奉献、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为国家和民族解放的战争身先士卒,为艰苦贫困的来凤县山区人民群众“甘做孺子牛”,张富清老英雄一辈子坚定信仰、一心为民、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为各级党员干部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坚定信仰,永葆初心的本色。“坚决听党的话,党叫做啥就做啥。”是张富清老人对党最朴实的忠诚言语。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英勇无畏、突击冲锋,炸碉堡、歼敌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已无法重现,但泛黄褶皱的报功书、已然哑光的军功章和的深浅不一的伤疤,无不镌刻着张富清老同志卓越的战争功绩,他以平凡生命践行为党的绝对忠诚。
一心为民,扎根基层的作风。“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退役转业时,他主动申请扎根到湖北恩施最偏远最贫困的山区,几十年间先后辗转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建设银行等基层一线,不论在那里,他总挑最苦最难的工作,兢兢业业、甘为公仆......岁月无言,将青丝熬成白发,也将意气风发的热血军人雕刻成身形伟岸的耄耋老人,一生矢志不渝、始终坚守如一,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淡泊名利,朴素纯粹的追求。“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好多都不在了。和他们比起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他将功绩尘封于柜中一甲子时间,深藏功名、朴实无华,始终将自己摆进平凡的尘埃里,从不占公家和群众的好处。国家精简人员,他先端掉妻子的“铁饭碗”;眼部手术,他选最便宜的晶体;用了几十年的搪瓷杯,补了又补......他心里心里始终装着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向世人展示共产党人的崇高的精神内核。
军人事迹篇3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彰显爱国奋斗奉献价值追求。开展“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策划、统筹推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把活动抓出声势、抓出质量。要加强思想引领,深入挖掘“最美退役军人”所承载的时代价值,用丰满的人物形象、动人的人物故事、崇高的人物品格,鲜明彰显新时代“最美退役军人”爱国奋斗奉献的价值追求。要创新方式方法,紧贴退役军人工作实际,增强群众参与度,扩大传播覆盖面,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崇军人、崇尚先进的良好风尚。
立足岗位做贡献,撸起袖子加油干。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代代相传的民族基因,是新时代高扬的主旋律。退役军人要将爱国精神付诸实际行动,不能空喊口号,要脚踏实地的奋斗。要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努力打拼,时刻谨记“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要充分展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重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动员广大退役军人倍加珍惜荣誉、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让立足岗位做贡献、建功立业新时代成为时代风尚。
让“退役军人”成为新时尚。开展“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要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激励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推动在全社会营造!
军人事迹篇4
一次从军,终身信仰。这是退役军人____的生活写照。____县拥有百万亩苹果基地,果品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而把____苹果卖到国外的人,就是____。今天的"____最美退役军人",我们来认识____县____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____。
____是果农眼中的"果痴",小小的果子就是____带领大伙致富的"金蛋蛋"。
____年,18岁的____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____年,____退伍回到家乡____县城川乡靳寺村。面对家乡的"贫困"这一特殊"战场",当年24岁的____敏锐地捕捉到苹果产业的发展机遇,带着村民栽果树,引进____县第一座自然式通风库,将村里的苹果入库冷藏,瞅准市场,再高峰批量出库,高品质加上会营销,使____苹果价格自此领跑全国。
90年代,果品批量经销是一个新兴行业,没经验,风险大,____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立果品公司,吸纳退役军人共同创业。贫穷的靳寺村建起了一千多亩的苹果基地,苹果也卖到了全国各地。
搞种植、修果库、建农民合作社,三十多年来,在____的带领下,果品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苹果产业成为____的支柱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致富。
军人事迹篇5
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把新的工作当战斗岗位,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再立新功。有的轰轰烈烈创造辉煌,有的默默无闻保守秘密,有的坚守岗位砥砺奋进,有的献出宝贵生命,展现出当过兵的人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担当。
他们是我们退役军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也许做不到“最美”,但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学习“最美”的精神。我们军休干部经过人民军队“大熔炉”长期淬火锤炼,更应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决不辜负国家的期望,以毕生实践证明军人是值得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退役了,但是军人的影子依然影响着一生”,一位老兵说,“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这10个字就是我们的精神。“身为一名党员,我更是时刻用军人的要求和党员的标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军队和人民子弟兵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共中央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关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在单位退转复军人座谈会上,大家回忆述说了曾经戎马军营的往事,也对展现出对现今国家国防建设事业的自豪之情,并互相交流了转业以来在工作方面的心得,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奋斗,才能不负春光、不负岁月。要立足本职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这就是咱们中国军人的血性。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征服雪山草地,延续中国革命,他们用简陋的武器装备,抵御外侮,挽救民族于危亡之间。他们队列严整,军姿威武,整齐划一的背后,是严明的纪律和高度的自律。他们忠诚,听党指挥,不忘宗旨,人民的召唤就是出征的号角。面对挑衅,他们特别坚定,界线即是底线,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军人事迹篇6
张富清同志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要牢记使命,忘记成绩,轻装上阵,时刻做好人生再出发的准备;二要不惧平凡,但拒平庸,在基层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好;三要从容舍得,才能自得,老先生扎根基层的一生是幸福的,战场上、工作里都能不懈奋斗,守住了初心。
基层党员干部表示,张富清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让人景仰,基层工作人员要传承和弘扬张富清老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投身乡村振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甩开膀子干、撸起袖子干。
党员干部认为,老战士张富清的英雄战功让我们钦佩,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老党员张富清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提醒着我们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建功新时代。
基层老党员说,我们要学习战斗英雄,就要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始终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项任务。
张富清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多次战斗中都是担任突击队员,这种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军人去学习。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狠劲,不讲条件、不提要求,真正将各项工作具体扎实落到实处。
军人事迹6篇相关文章:
★ 全国少年事迹6篇
★ 脱贫攻坚事迹6篇
★ 优秀医生事迹6篇
★ 学生优秀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