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可以用文字来描述和展现我们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心世界,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论苏武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苏武的作文篇1
其实一开始,对你,我是不齿的。
是的,你是大英雄,捐躯赴国,视死如归,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这些溢美之词用于你再合适不过。千百年来,你像一尊名为“圣人”的塑像,任由人们往你身上不断地添“坚贞”“淡泊”“爱国”“守节”的标签。如果一开始看到的就是课文,那么我会成为你前仆后继的信徒之一,将你奉上道德志高的神坛。可惜,我首先了解到的,是你的另一面。
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可你却忘记了留在匈奴的妻儿。十多年过去了,你心中只有你的君,你的国,你可还记得你那个叫通国的儿子,还有那个贝加尔湖边痴痴等你的匈奴妇人?
十多年了你不闻不问,不顾他们的死活,你可曾想过一个女子辗转于极度恶劣的`北荒之地,带着年幼的孩子,她将何以为生?
这些事情我都想到了,你不会想不到,你只是认为这不重要,儿女情长,父慈子孝,兄恭弟亲在你苏武的秤里,又怎能与国家君王相比?亦或者,这个匈奴妇人和孩子在你心里根本不属于家的范畴,她只是你结发妻子改嫁、孩子下落不明时无奈的选择。你堂堂大汉使节,怎么瞧得起蛮荒之地目不识丁的匈奴女人?
再或者,女人乃至妻子,只是你们在众人面前彰显自己的工具,是人生失意时的慰籍,本来就是可以随意抛却的事物,怎么能奢求你损害大汉的星点利益换取他们的平安?
又或许,以上这些都错了,你只是把所有属于自己的都放在了君王之下。你不是不心疼,不是不担忧,不是不在乎,你只是觉得,自己生为人臣就必须尽人臣的职守;你只是觉得,你活下来的唯一意义,就是不辱没大汉的尊严;你只是觉得,离了大汉使节的身份,你甚至连路边的一抔黄土都不如;你只是觉得,你生来就是要为君王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你甚至把为君王奉献一切视作一种荣幸。如果把你骨子里的忠君爱国、为臣之道抽离,那你就不是苏武了,而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我相信,当你听到人们对你“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评价时,你只会不解地摇摇头说:“错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在你眼里,你该做的就是为国家献出一切,就是誓死效忠。这对你来说是身为人臣的基本操守,所以,你不慕名利,不顾私己,为了其他人看不懂的东西,在严寒之地,一呆就是十九年。
我怎么能够怪你,怪你愚忠,怪你把君王国家放在家人之前。你生活在那个时代,学的是儒家思想,看的是为臣之道,听的是忠君报国;从一出生你的父亲就教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睁眼到闭眼,你耳边一遍遍重复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已经将忠君爱国刻入你身体的每一寸骨肉;你的一呼一吸都遵守着为臣的准则操守,是时代造就了你,也是时代造就了辛弃疾、范仲、岳飞、杜甫。千千万万的你,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无比璀璨的文明!也是时代造就了黑眼睛黄皮肤们刻在骨子里亘古不变的传承!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仍旧不喜欢你,可我无法再讨厌你。我敬佩你,我为你对信仰的坚守而震撼,为你悲苦的遭遇而叹惋,因你心中无法动摇的坚持与坚强的意志而钦佩。我,钦佩你!
当年的国仇家恨盛衰兴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淡去,只是幽静澄澈的贝加尔湖旁,犹有你执节牧羊的身影……
论苏武的作文篇2
风雪中,我看见你的牛羊瑟瑟发抖。
薄雾里,你瘦弱的身躯,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你,还好吗?这么多年,你受的委屈,我都看在眼里。“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鬼”,你不为权钱所动,从容赴死,身陷大漠,一去十九载!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九载?何况,你身单影只,陪伴你的,只有你的羊群,只有你的不离不弃的旄节啊!
伴长风而起,随寒霜而眠。饥寒交迫中,你吞咽草皮,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命,铮铮傲骨,震撼了单于,羞煞了那些随你而去却投降匈奴的碌碌小人。
单于想重用你,怎奈你婉言谢绝,至死不渝,忠于大汉。于是,你被放逐到北海。单于愚蠢地以为,时间会击碎你的信念,北海的风雪尘沙会磨去你的棱角。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忠诚,昭日月,垂千古,风吹不摇,地崩不裂。
当年,你英姿勃发,带领军队,手持节,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戈壁。如今,你后悔了吗?面对大漠,你的内心是不是荒草萋萋?面对一群难懂你心的羊羔,你是否觉得心痛?十九年的风霜,十九年的雨雪,你竟坚持了下来。无数个日夜里,我都在想,这样的坚守,你究竟为了什么?
或许,你投降了,就不必再受这孤独之苦,就可以再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其实,我都知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便是你坚守的动力源泉,你如高山雪莲那般,执著而圣洁地守望你的大汉,你的君王。
北海的天空,因你而湛蓝。小白羊温顺地依偎着你,偶尔嬉戏奔跑,看似安详平静,背后的凄楚,只有你自己懂得。朔风凛冽,一间漏风的草屋,一盏在寒风中摇曳的灯火,还有那湾斜挂胡杨之巅的冷月,与你作伴,抚慰你的孤独和寂寞。
有这些朋友,夫复何求!
此时,迎春的风已吹至南国,你那里,冰雪融化了吗?
论苏武的作文篇3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着,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论苏武的作文篇4
历史的天空中名人灿若星河。有的气吞山河,有的雄霸天下,有的运筹帷幄,还有的精忠报国。不过还有一种人,他们没有权倾天下的野心、没有显赫尊崇的地位,但他们坚贞不屈的品质,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永远的光辉,我崇拜的苏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亲爱的朋友,你一定听说过美丽贝加尔湖吧。可你知道那儿的冬天平均零下30多度吗?你知道2000年前苏武曾在那儿牧羊吗?你知道他这一牧羊就是19年吗?
2000年前汉武帝派苏武去与匈奴讲和,不料却被匈奴扣下。这时,早已投降了匈奴的好朋友卫律受命来劝降他。卫律身着华丽的衣裳炫耀地说:“苏武,我之前投降匈奴有幸受到了单于的恩宠,得到有了爵位和财富,管理数万民众,牛羊多的数不清。如果你今日也投降,明日便可像我一样。"苏武义正辞严地说:"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蛮夷做俘虏。我见你做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他人的生死,你却不公平执法,反而想挑起两个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观成败。"说的卫律颜面尽失,无言以对。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把他流放到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去放牧,并声称只有到公羊生下小羊的时候,他才能回去。苏武深知这是故意刁难他,他从容面对。在这人迹罕至的北海春天他吃野菜,夏天捡动物动洞穴的食物,秋天吃野果,冬天只有挖野菜根吃老鼠。渴了,吃口雪;冷了,依偎着羊群取暖。寒来暑往,与他作伴的只有那根旌节。他随时将它带在身边,这是他使臣身份的象征,他时刻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人是汉朝的使者。
放羊时,单于还是不死心,仍不断的派卫律、李陵来劝说他,可他还是严词拒绝了。就这样过了19年,随着派他出使匈奴的汉武帝的过世,远在汉朝的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将他遗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汉宣帝听说坚贞不屈的苏武还活着,大为惊讶,终于经过一番周折,派人把他迎回了长安。此时,苏武已经60多岁了,他心爱的旌节也变成了一根光杆。来迎接他的人们都不禁为这位英雄留下了眼泪。
苏武出使匈奴身陷困境,坚贞不屈不辱使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书写了外交史上的传奇。成为了后人的榜样。每当想起他,我的心中便会升起浓浓的敬意。
论苏武的作文篇5
我把眼睛留在大漠,双手抚摸过寸草不生;我把双脚踏遍北海之边,呼吸北部荒凉的气息;我把青春藏在过路的风声里,他们叫我把心也留在这。
我拒绝了。
我喜欢烟柳画桥,可当作为匈奴与汉的使者时,我也得学着欣赏草原风光。我熟悉汉街上小贩的叫卖,但当出发去北部时就该接受牛羊成群;我爱我脚下踩着的泥土砖,同样在当我步入匈奴帝时,也应满足俯眼看见的绿草、黄土……也甚至因为这些,在后续的19年里,支撑着我,有家味道的就是他。
匈奴与汉向来剑拔弩张,至于我对匈奴的感觉,又百感莫发,有怨怼、有愤怒,因为我被困了19年,但同时又有遗憾和一种莫名的眷恋,因为我在那里住了19年。
在当我第一天面对苍茫、渺无人烟的北海时,我曾恐惧、绝望和短暂的迷茫在当我第二天睁眼看日出时,心里又被孤独和饥饿充斥;再当我第三天、第四天看见日出日落,竟有说不出来的轻松,即使我身心俱疲,每时每刻都在怀疑自己可不可以活着明日的星星时,我脚下踩着的土壤又好像在和我说你可以的,而我手上的汉节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天上变幻的云,空气里呼吸的空气,都让我有种家的味道。
虽然我知道匈奴和汉是断不来往,可脚上脚下淌着的水,天上的飞鸟,是让我和汉保持联系的一根稻草。
有时,我会坐在地上去眺望那遥不可及的家,这就会让我异常怨恨这个穷凶极恶的匈奴,同时也更加充盈了我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欲望,我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汉人从来不是懦夫,我们的脊梁是比天还硬的金刚。
但同样,当我的坚持被匈奴认可甚至敬佩时,我久经干涸的心灵又好像被雨丝击中,他们证明我的坚持是值得的。
而现在,当我知道在后世我的故事被大家称赞时,我又感到受宠若惊。请让我斗胆将自己比喻成一滴水珠,因为在你直视我的时候,你看满天星河闪烁的月亮不止一个,更何况我还不足以概括所有像我这样,甚至比我更优秀的人。
而我,只是恰好被记住。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5篇《永远的苏武高考满分作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范文的价值所在。
论苏武的作文篇6
我读过许多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当我读完《苏武牧羊》后,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回味无穷。
汉武帝年间,苏武出使匈奴,却因为贵族的内乱受到牵连而不幸被扣留。匈奴要苏武背叛汉朝,苏武不同意,匈奴就把他关押起来,要迫使苏武投降。起先匈奴把他关在地窖里。当时正是严冬,苏武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吃随身的皮带、皮衣。几天下来,匈奴见苏武不投降,就叫他到贝加尔湖畔牧羊,对他说只有公羊下了羊羔才能回去。苏武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决定去牧羊,也不愿意投降。他在贝加尔湖畔牧了十九年的羊。当汉朝的使节来接他时,他已经白发苍苍,但是手里还是握着十九年前的节杖。
如果我是苏武,一定坚持不了十九年,甚至连十九天都坚持不下去。因为我没有他那样顽强的意志力,也没有他那样坚定的信念。他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既不愿背叛汉朝,又不能自寻了断。因为他知道他代表的是汉朝,作为大使要具有一个大国使节的气度,为祖国保持尊严。在牧羊时,匈奴不给他粮食,他就啃草根、食野鼠充饥。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还是不屈不挠,始终持着使节,盼望着回归祖国。他宁愿牧十九年的羊也不肯投降。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让人感动。而他的爱国精神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孙中山说过:“为国家效死,重于泰山。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生死之间,在乎自择!”一个就应该这样不违反真理,要忠诚与自己,忠诚与国家,就像苏武,像那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的人致敬吧!
论苏武的作文篇7
茫茫北野,辽阔苍穹,在望无边际的朔北之野,你是否唱着雄浑的歌曲,在那片荒寥的硬土上行走?
你是否还在怀念着家乡的日光,是否也在忧愁?你是否在星空下,伴着羊群的绵音安然入梦?在梦的涟漪中依洄,在深深的巷口,任黎明的疏雨敲打着院落的寒梅,落下一片片精致的乡愁。清香倏尔来兮忽而逝。天亮了,阳光洒在你身上,洒在大地,洒在每一只慵懒的牧羊。
你睁开了双眼,醒了。没有星光,没有深院,没有雨夜没有花香。有的.只是眼前这望不尽的草野啊,回不去的梦。你没有说什么,依旧持着使节,牧着雪白的羔羊,行走在这苍茫的土地上。你没有绝望,你知道,只要太阳还会升起,你就没有理由倒下,新生的太阳就是你新生的理想。会回去的,你坚信。于是你驱赶着羊群,享受今天的阳光。
你的耳边常伴有聒噪的声音回响:归顺吧,你将拥有一切,苏武,投降吧!然后你莞尔一笑,他们不明白,你到底还在坚守什么呢?你不语,依旧持着使节,纵使它早已破落。天空不定,霎儿雨霎儿风。你没有家人为你“愁下眉头,又上心头。”也没有妻子为你“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又何妨?一蓑烟雨任平生!
赤胆忠诚,说不尽你的铮铮铁骨;坚韧不屈,道不出你的一片钟情。
梦回大汉,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陶醉。你的明眸从不含半点泪水。你有着沸腾的热血,足以把着草野化为灰烬;你有着坚定的威严,足以使那寂寥的山河破碎;你有着满腔的热情,足以把千万年的冰雪融为泪水。而你,只是默默的行走,行走在这苍茫的硬土上,驱赶着羊群,挥舞着脱落的使节,渐行渐远。
你最终回到了家乡,好久之后。
你的身影,一直映落在属于你的土地上。
论苏武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论生命作文5篇
★ 论担当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