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文化教案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教案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动力,有了教案,教师可以更自信地面对课堂挑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早茶文化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早茶文化教案5篇

早茶文化教案篇1

【活动设计】

xx是茶的故乡,茶内含丰富的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物及营养价值,又是我们家乡的经济产业之一,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结合家乡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罐茶,以“茶作为切入点,有计划的启发幼儿了解其中蕴涵的.茶文化,探索其中的奥妙,从中感受和寻找兴趣,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赏茶、品茶、泡茶,体会其中的乐趣。

2、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了解茶的作用。

3、让幼儿知道我们家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磁带。

2、茶艺表演所需的用具。

3、幼儿操作用的茶具五套、茶叶、开水、盘子、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赏茶与品茶。

1、组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2、在等待茶叶泡开的时间里,教师结合茶具与茶艺表演和幼儿一起讨论“泡土罐茶需要什么?怎样泡茶?泡茶时应注意什么?”

3、幼儿带着问题品尝土罐茶,它是什么颜色、味道的?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汤色黄绿、香味扑鼻、香气浓郁、滋味浓醇)

二、了解茶文化。

1、以课件引出茶的生长环境,让幼儿知道我们家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2、认识茶的作用。

3、简单了解祭祀古茶树的传说。

4、教师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土罐适合泡此茶。

(2)要选用好的山泉水。

(3)先放茶叶、再把烧开的山泉水倒入土罐,等一会,让茶叶慢慢地泡开。

(4)品茶:要双手扶住土罐倒茶,双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让茶香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身体。

三、幼儿尝试泡茶。

1、四个人一组,提出泡茶活动的注意事项。

2、幼儿泡茶。

3、幼儿间相互品茶或者向客人老师敬茶。

四、活动结束整理用具。

早茶文化教案篇2

内容与要求

1、利用各种感官感知红茶、绿茶、花茶在色、香、味方面不同特征。

2、学习词汇:香、涩、浓香、花香、清香。

活动准备

收集三类茶叶的典型代表;开水一壶;人手一把勺子;每组3只碗,碗中分别放着三种茶叶。

活动过程

1、看看、闻闻,感知三类茶叶的不同特征,并掌握相应的名称。

红茶:呈咖啡色,有浓香。

花茶:有花瓣掺在茶中,有种花香。

绿花:呈深绿色,有淡淡的清香。

2、看泡茶:教师往每只碗中注入开水,幼儿观察茶叶色、形的变化。

3、品茶:用勺子细细品茶后描述三种不同的茶香。

4、做“猜一猜”游戏。依次请一名

幼儿蒙上眼,给他喝一种茶,让他说出这是什么茶。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口渴时,泡一些茶水让其饮用,进一步感受茶水的解渴作用,巩固对红茶、绿茶、花茶的认识。

2、提供另三类茶:紧压茶、白茶、乌龙茶,丰富幼儿对茶叶类别的认识。(参照《中国茶文化、酒文化辞典》)

3、提供一些名茶,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碧螺春成卷曲状;龙井呈柳叶状;雨花茶呈松针状……

早茶文化教案篇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段,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培养爱茶、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课后习题1(1)。

(2)交流讨论,出示实物,认识6大种类的茶叶。

(3)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下一步学习重点。

(2)你们希望重点品读哪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

(3)重点品读第4自然段。

①自学,思考:

a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b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c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

②交流,重点理解:

a品茶讲究茶叶的色、想、味,顺序应是先观,再闻,后尝。

b区别”饮茶“与”品茶“的不同。(饮茶即喝茶,品茶须细细品尝,讲究茶叶的色、香、味,讲究程序,讲究茶具,是种精神享受。)

③学生分组尝试品茶,用上”先......再......最后......“介绍品茶经过

④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品茶的乐趣。

(4)依照第4自然段的学法,自学第3、5自然段。

(5)重点交流:

①这两段与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质疑问难,相机理解课后重点句,朗读。

3.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描写品茶过程的句子,读读背背。

(2)以《品茶的'乐趣》为题,用上”先......再......最后......“写一个总分段式。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了解中国茶具的特点。

2.深化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3.感情朗读课文,深切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三段。

(1)回忆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①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②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③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

(2)按照上述方法,学习第三段,完成填空练习。

这段介绍()。先总说(),然后从()和()两个方面具体介绍,最后一句话点明品茶讲究茶具的()。

(3)交流填空题,了解内容,体会写法。

(4)结合质疑,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5)感情朗读这一段。

2.总结全文。

(1)学习课文,你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课文6个自然段中,哪几个自然段写法基本相同?,

小结: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记叙方式,条理清楚,有助于我们理解层次,并按照这一顺序理解段落的内容。我们今后可以把这种表达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3.扩展阅读。

(1)学生回顾总结按事物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2)默读一、二篇课外读物(如《选学读本》上的《松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3)交流。

3、作业:(1)听写词语。(2)阅读有关介绍”茶“的文章。(课外延伸)

板书:

9说茶

1、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种类多。

实用价值

2、喝茶好处多精神享受:观闻尝

增进友谊

质地

3、品茶讲究茶具形状

造型

图案

早茶文化教案篇4

问题的提出:

4"5岁的儿童主要依照表象进行思维,认识活动的概括性是儿童对事物理解增强,但仍表面、肤浅!幼儿这个年龄决定他们对周边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着‘陈鹤勤的社会乃大学堂’:能引起幼儿兴趣,真正作到‘玩中学、学中玩’———在本学期,我们中(1)班展开了以杭州老字号特产(杭州西湖龙井茶)为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想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物质资源,通过幼儿自主收集、使用、了解,从而对家乡的特产有进一步认识。在与同伴分享资源的同时,为家乡拥有‘宝贵财富’而自豪,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研究目标:

1、通过积极参与杭州老字号特产的收集,认识特产对生活的用途,从而为家乡自豪!

2、原因收集特产相关的背景知识,体会与同伴交流的快乐,同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兴趣!

3、使幼儿在感受家乡地大物博的同时,初步懂得现在好好‘学本领’的重要性!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研究时间与对象:

时间:20xx—06

对象:中(1)班全体幼儿、家长、老师

实施过程:

(为使‘西湖龙井’这一开展地更丰富,有效:首先制作网络图)

认识龙井

杭州西湖龙井品尝龙井。

龙井绘、编。

为保证活动质量,我们将对活动的展开做具体预设:

首先收集各中各样的茶叶,供孩子比较龙井茶叶与其他茶的不同处;

其次与孩子一起收集相关龙井茶的历史背景及闻名的历史原因;

第三观看龙井茶的生长过程、龙井的采摘(有机会可实地观察);

第四动手泡制龙井茶,与同伴分享合作成果;

(在区角中展开龙井的装饰:用茶叶来拼自己喜欢的饰物等);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考虑孩子的兴趣点,主要参考以下点:

1、一起认识龙井茶;——我来说说龙井茶;(从形,质等方面展开)

2、可爱的'龙井茶树;———我来画棵龙井茶树;

3、龙井茶的故事;——分享我所知道的;

4、一起采茶去;(用录影带观看或实地)

5、好听的‘采茶扑蝶’

6、品茶会;

7、我来做茶叶工艺品(投至区角等)

的随机性很大,当然以上只是一个预设的过程,在实际展开中教师会按照幼儿的活动表现做调整或延伸!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早茶文化教案篇5

目标预设:

1、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茶叶的特征,乐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仔细观察、记录茶叶在泡水前后的变化。

3、初步尝试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1、能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尝试泡茶。

活动准备:

4个茶叶罐装好适量的茶叶、小勺4个、透明杯子每人1个、保温杯16个、集体记录单1张、录像《认识茶叶》、音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出示装好茶叶的茶叶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请幼儿从听、闻、摸等多种感官来猜想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以游戏猜猜的情景引出茶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

2、引导幼儿观察干茶叶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茶叶的颜色、形状、硬度、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原有记录总结过程:(观察、记录)

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来感知干茶叶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并对干茶叶特征进行总节并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泡水后茶叶的变化幼儿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开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教学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现在正式采茶时节,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的欲望。

早茶文化教案5篇相关文章:

文化活动总结最新5篇

饮食文化心得5篇

文化活动总结通用5篇

商文化读后感推荐5篇

馕文化演讲稿5篇

渔文化演讲稿精选5篇

河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绿城的文化读后感5篇

中国文化传统的作文5篇

贵商文化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早茶文化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