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简单教案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简要规划,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8篇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协调合拍地做动作,学跳双圈集体舞。

2、通过创编、模仿来学习舞蹈动作。

3、用动作友好地与同伴交流,体验跳集体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沿逆时针方向站成一个圆。

2、磁带、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熟悉音乐。

请小朋友听音乐,一边听一边随音乐做动作。

2、学习基本动作。

引导幼儿随歌曲学习基本动作。

3、幼儿在双圈上学习与舞伴一起做动作。

(1)组织幼儿站双圈。

(2)重点学习围着舞伴绕圈。

4、引导幼儿和舞伴面对面做动作。

5、探索交换舞伴的想法,引导幼儿想出交换舞伴的方法。

6、跟音乐完整的'舞蹈。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欣赏xxx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xxx维吾尔民族的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彝族火把音乐节、傣族音乐、xxx舞音乐及视频、ppt。

2、铃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欢乐的火把节。

重点: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欢快、热烈。

1、欣赏彝族火把节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起快乐舞蹈,过热闹的火把节。(放火把节图片)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张图片,知道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彝族)你又知道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他们要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围着火把跳舞)今天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彝族人民一起快乐的跳舞吧!请小朋友围成圆圈(放入火把)

2、引导幼儿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一起来跳xxx舞。

重点: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1、老师和孩子一起开着xxx小火车(踏点步)去xxx旅行了。

引导语:“你们刚才和彝族人民一起跳舞过节了,现在还想去什么少数民族看看?(幼儿自主回答),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xxx玩一下好吗?哎哟,xxx离这里有点远,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来看我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着踏点步。

引导语:“刚才,老师的小火车是怎么开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自主回答:插着腰、踏点步开)这是我xxx特殊的火车,你们想不想也来开踏点步火车,(幼儿;想),现在快上我的火车,(引导幼儿位子站开)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踏点步前行。

3、踏点步练习。

1)第一遍: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踮步前进,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

引导语a:“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火车,它开得很稳,你们想不想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到xxx的?(请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她开得好不好?哪里好,谁来说说看?(幼儿:她的方向盘插得很紧、她的小脚是踏点步,膝盖要弯弯的`)。

2)第二遍:教师用铃鼓帮孩子伴奏,强调重拍。

a: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踏点步的特点。

引导语:“因为今天要到xxx,路有点远,所以要小朋友帮我踩一下油门。(教师再次示范)快来,别忘了脚要踩下去,膝盖要弯曲。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帮帮你们的忙,什么东西?(铃鼓),它今天要指挥着我们的小火车开到xxx去,我们的小铃鼓响一下,我们的小脚就踩一下油门,试试看,准备开始。

b:引导幼儿先跟着铃鼓节奏练习踏点步,再跟着音乐一起做踏点步(开始音乐做其它动作准备先瞻望、叉腰后前行,过渡的音乐做招手、拍手动作)。

4、学习摘葡萄的动作。

重点:眼睛看着手,发散不同的动作,站着、跪着、转着、边走边摘等。

引导语:我们的xxx终于到了,赶快坐下来看一看我们到了xxx的什么地方?(幼:摘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沟)xxx有很多美食,葡萄是xxx的特产,它又甜又大,葡萄沟里前后、左右、上面都挂满了葡萄,那么今天我们来到xxx一定要摘一点葡萄回去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景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圆心、背向圆心、面向圈上。

2、幼儿会玩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头人游戏。

3、一半幼儿戴橘黄腕花,一半幼儿戴红腕花。

4、活动室内的椅子排成圆形,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5、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老狼游戏”游戏进场。

1、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准备,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老师扮演“老狼”,带着幼儿跑四步后突然回头,全体幼儿迅速停止跑动,静止不动。依次反复。

2、随着进场人数的逐渐增多,原先的链状队形演变成单圈队形。全体幼儿面向圆心,继续玩上述游戏。

3、音乐结束,幼儿随意找张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4、喜欢刚才的音乐吗?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二、单圈玩“照镜子”游戏,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 (x x xx x)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如:“跳,跳,扭一扭”等。

师:除了拍,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再想一个其他动作!

师:我们还可把晨间玩过的游戏编到舞蹈里面。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理解轮流的意思。和全体幼儿随着音乐玩“照镜子”游戏。

三、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站双圈,面对面随着音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请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双手放下,背对圆心。每个戴红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

2、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随着音乐集体操练。

3、老师邀请一对幼儿做示范,从中发现“照镜子”规律:做一模一样的动作,朝着一个方向。

四、找新舞伴,听音乐玩“找朋友”。

1、激发幼儿交换舞伴的'兴趣。

(1)指出并说出新朋友

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伸出戴腕花的手,顺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对面的新朋友。

(2)跳过去找新朋友

里圈橘黄腕花孩子不动,外圈红腕花逆时针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着音乐玩“找朋友握手”游戏。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大家一起再回忆一下集体舞的过程: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换朋友游戏。我们把三个游戏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体幼儿双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牵手静止等待。

a段音乐(8个乐句):跑,跑,看(重复八次)。最后一个乐句,老师提醒幼儿面对面站立。

b段音乐(8个乐句):x,x,扭一扭(重复四次);x,x,扭一扭(重复四次),动作幼儿创编。

间奏(4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四次,即交换四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变奏部分):做自由放松动作。

重复a、b段动作。

间奏(2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两次,即交换两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尾奏部分):静止造型。

六、邀请客人老师参与集体舞。

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客人老师,和客人老师拉拉手站成双圆圈,幼儿在里圈,客人老师在外圈。在做放松动作时,客人老师给小朋友一起挠痒痒。在玩照镜子游戏的时候,可以请客人老师轮流当领头人。领头人做什么动作,大家就跟着做什么动作。音乐最后,幼儿和客人老师一高一矮静止造型。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是感知性的艺术,通过学习《北京的金山上》,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了解藏族音乐风格与文化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本此活动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幼儿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做弹簧步、靠步,双腿自然屈伸,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能创编不同方向的甩袖动作,表现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

3.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舞蹈中会调整自己和同伴的距离,共享活动空间。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北京的金山上》;天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想和他做好朋友吗?”

(出示藏族娃娃)“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

二、欣赏《北京的金山上》,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1.欣赏《北京的金山上》,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2.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3.提问: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小结:这是一首经典的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和生活的而无限热爱。

三、熟悉旋律,学习随音乐做弹簧步、靠步,双腿自然屈伸。能创编不同方向的甩袖动作,表现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

1.“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学习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1)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2)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3)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4)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5)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6) “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2.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

3.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创造性地表现不同方向的甩袖动作。并请小朋友将自己的创编动作进行创编。

活动延伸:巩固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和爸爸妈妈一起感受藏族舞蹈的韵味。

请各位小朋友将今天学习的舞蹈回家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跳一跳,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创编新的舞蹈动作。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兴趣。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过程:

一、木偶跳舞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始不喜欢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明又机灵,今天,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二、幼儿学跳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三、游戏“拷贝不走样”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游戏给我们看看,今天他们玩的游戏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四、记录木偶的舞蹈动作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六、听音乐,幼儿操纵木偶自由跳舞

活动反思:

1、选材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让幼儿在操作、记录、表演、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

料投放充足(幼儿人手一个自制的小木偶),设计新颖,让幼儿百玩不厌。

2、整个活动在学一学、共同游戏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分体验到木偶和人动作之间的不同。了解到了各自动作的特殊性。

3、幼儿能根据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兴趣浓厚。最多的记录了二十几种。该部分可根据幼儿的记录速度和兴趣,可适当延长时间。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2、会根据歌词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激发幼儿的舞蹈情趣。

重点: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难点:学会基本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星星装饰图片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入场(活动前全身练习)

1、学大象(上肢运动)

2、学小猫(体侧运动)

3、学青蛙(跳跃运动)

4、学小鸟(整理运动)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呀太空上的阿姨邀请我们去做客,但是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我们学小动物走上去(随音乐进入布置好的太空),还有呀不能大声讲话,不然太空阿姨生气了下次就不请我们去玩了好吗?

二、谈话、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星星)都有些什么颜色的呢,(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小朋友们知道星星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闪一闪的,像眼睛)那小朋友们喜欢星星吗?这么漂亮的太空,我们一起来编个舞献给小星星怎么样(花仙子)

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动作。(星星是怎样眨眼的,用动作表现等)2、教师组合部分动作。

3、学习踏跳步。

4、师生一起唱一遍歌曲。

5、教师将组合的动作示范一遍,幼儿随教师反复练习。

四、随音乐集体跳舞一遍。

五、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捉星星)。玩了这么久,星星阿姨也累了,我们该回去了。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7

活动背景分析

开展“可爱的虫虫”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们喜欢翻看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教材图画,图书角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图书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发现“毛毛虫变蝴蝶”这个题材非常适合进行舞蹈创编。因此,精心制作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动画课件和音乐,借助动画以及段落分明的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表现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过程。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帮助幼儿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创编毛毛虫变蝴蝶过程中的表情、姿态、动作。

2 能与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3 充分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卵——毛毛虫、毛毛虫——茧、茧——蝴蝶),有蝴蝶飞舞的动作经验。

物质材料:“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和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节选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乐节选自肖邦的《仙女圆舞曲》,课件设计剪辑自《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视频文件。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头、手、躯干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难点:理解音乐性质,用相应的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联想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 回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 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现在大家来听一段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听完以后告诉我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感觉很优美、欢快;听起来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赏音乐,并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师:老师把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配进了音乐里。我们来看一看。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用身体表现毛毛虫变蝴蝶,

师:请遥遥和成成来表演一下。(身体扭动变成毛毛虫,双臂学蝴蝶飞)

二、分段欣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1 感受第一段音乐,大胆创编卵变成毛毛虫的过程。

(1)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用身体、手臂创编毛毛虫爬、钻的动作。

师:我们来听听卵变成毛毛虫活动的这段音乐,大家想想卵是怎样活动的,我们可以怎样将自己变成毛毛虫。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怎样从卵里出来的?怎样扭动?毛毛虫往树上爬的时候,它的身体该怎么样动?能加上一点身体方向的变化吗?除了身体能变成毛毛虫,还能用哪个部位变成毛毛虫?做什么动作看起来像毛毛虫爬?

(2)集体表现,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卵变成毛毛虫的舞,要注意动作与节奏的配合,把你们喜欢的动作用上。

(3)请大家欣赏同伴的表演,并评价。

(4)再次集体表演,进行表情的突破。

师:舞蹈不光要有动作,还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虫有怎样的表情,该怎样做?(睁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张开)我们配上表情再来一次,我想看到最可爱的毛毛虫。

(5)评价幼儿表现。师:有了表情,毛毛虫变得可爱极了。

2 感受第二段音乐,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毛毛虫变成蛹的过程。

(1)欣赏毛毛虫变成蛹的音乐。师:这段音乐是毛毛虫的身体变成了蛹,边听边想想它是怎样变成蛹的。

(2)根据音乐的情绪,创编毛毛虫吐丝、缠丝的动作。

师:音乐变慢了。毛毛虫慢慢地、小心地开始吐丝把自己包起来。它怎样吐丝的?(引导幼儿用手臂往身体的上面、下面、旁边、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态表现“吐丝”。)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编的快乐。师:你们都编出了自己的动作,想想毛毛虫现在的心情,该用怎样的表情来跳毛毛虫变成蛹的舞蹈?

(4)评价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配合音乐的节奏,动作慢了下来,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乐,与同伴互动。

(1)欣赏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运用已有的蝴蝶飞的动作经验。表现毛毛虫欢快地飞舞。

(2)与同伴互动,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心情。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终于变成了蝴蝶,它多么高兴啊。你能用什么样的动作把快乐的蝴蝶跳出来?动作很优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吗?蝴蝶怎样打招呼?你们一起庆祝了吗?怎样转,用什么样的步伐?还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们会用这么多的动作和步伐。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师: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注意和音乐、朋友的配合。

(4)评价幼儿的表现。师:你们不仅自己会跳,还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乐的小蝴蝶。

4 完整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幼儿完整表现创编。师: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我们连起来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

(2)欣赏同伴的舞蹈,并评价。

(3)再次完整表现创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分组协商,运用彩带进行舞蹈的创编

1 出示彩带。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带用到刚才的舞蹈里。

2 幼儿到场地的四周取彩带,并和同伴商量。

3 请幼儿说说商量的结果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使用彩带跳起舞蹈,

4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灵活运用彩带,每一组都用得不一样,还能和音乐配合,很好。

四、欣赏教师的舞蹈,在教师的舞蹈里寻找自己的动作,再次体验创编的成功感

1 欣赏教师舞蹈。师:老师把小朋友刚才编的动作都编进了舞蹈里,你们想看吗?感觉怎么样?

2 和教师一起再次表现舞蹈。

五、结束。愉快的“小蝴蝶”飞到操场玩耍。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愿意学跳小木偶的舞蹈。(情感)

2.知道身体上会动的部位。(认知)

3.把握小木偶僵硬、停顿的动作特征(技能)

活动准备

1.小木偶玩具

2.自制的人体

3.纸偶8个

4.音乐《切分的时钟》

活动过程

一、木偶导入

教师: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呢?(木偶)你们听说过关于木偶的故事吗?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匹诺曹)我想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喜欢木偶,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小木偶的舞蹈。

1.欣赏老师模仿小木偶的舞蹈。

教师:今天刘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学着木偶很滑稽的样子来跳跳舞,先请你看我学着木偶滑稽的样子跳舞,你觉得木偶在跳舞的时候,那个样子是什么样子,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喜欢我跳的舞,可以跟我一起来跳。(播放第1遍音乐)

提问:感觉怎么样?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哪里好笑?其实是时而僵硬时而停顿。我们再来滑稽、好笑一次,找一个空地方(播放第2遍音乐)

2.比较并讨论,交流模仿小木偶的感受。

教师:好玩吗?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提一下,动一下)我们来比较一下人的动作和木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起立分别模仿人和木偶做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

教师: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听老师的指令哦,当我说像人的样子就像人的样子,像木偶的样子就像木偶的样子,感觉人和木偶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好吗?听好音乐找个空地方,先招手,像人一样招手,换个方向。像木偶一个招手(然后鞠躬、走路)(播放第3次音乐)

小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木偶走路一动一停)人走路感觉怎么样?(都没有停顿,感觉是很灵活的)小木偶的舞蹈真特别,它的动作时而僵硬时而停顿!

三、标记人和木偶会动的地方。

1.标记木偶会动的地方。

教师:为什么人和小木偶的`动作不一样呢?为什么人的动作这么灵活而小木偶的动作只能是一动一停顿呢?我们来看看小木偶刚才跳舞的时候哪里会动?我们做好标记(颈部、脚踝、手腕、手肘、肩膀、膝盖、髋关节)

2.提问: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会动?

教师:这就是小木偶能动的地方,小木偶只能动这些,我们人的身体是很灵活的,人哪些地方动的比它多?人的内部还有哪些可以动?(请幼儿示范动眼睛、嘴巴)还有我们身体内部的心脏、血都会动,人为什么这么灵活,就是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比木偶灵活多了。

四、创编小木偶舞蹈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尽管我们身体是灵活的,但是我们今天做的游戏是用我们灵活的身体学小木偶的样子跳舞。等一下3个小朋友一组,老师给你们这组发一个用纸做的木偶,一个人将木偶变一个造型,根据音乐跳起来,等下比比谁用自己灵活的身体学木偶的样子学的最像。行不行,几个小朋友一起?我们先来让这个木偶做一个动作,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播放一小段)要从原来站的动作,变成这个动作。还要听好音乐左一个、右一个,再来一次(再播放一小段)会了吧,找好朋友跟着音乐跳跳看。

2.小组创编动作,跟随音乐舞蹈。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中大班幼儿手工花教案5篇

树的舞蹈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的舞蹈教案通用5篇

舞蹈排练课心得5篇

舞蹈课读后感5篇

代舞蹈课心得体会5篇

舞蹈课总结心得体会6篇

舞蹈课教学心得6篇

舞蹈课教学工作总结推荐7篇

代舞蹈课心得体会最新5篇

中大班舞蹈课教案通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