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优秀的事迹是一面旗帜,激发我们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陈俊武的先进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篇1
杨利然:今天我参加了一场内容精彩、催人奋进的报告会-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议的报告人有正值青春年华的公司党群部门的年轻人,也有近耄耋之年的原公司副总,他们充满深情的演讲打动了每个人。陈院士作为评审专家组组长为国家煤制油战略储备技术严格把关,结合我国国情提出3个关键的问题,令外方无法答复,谢绝了外方邀请的国外技术访问,没有同意外方的报告,大力推动了国家独立自主技术的开发,令我辈敬重和敬仰。
刘科:风雨兼程,海纳百川。陈院士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志,应将陈院士身上流淌的矢志不渝、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甘为人梯的品格渗透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正值青春的我们,应努力营造好自己的青春,为青春画上最美诗篇!!!
邓矛:今天聆听了陈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六位报告团成员从陈院士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讲述了陈院士为国分忧的热忱、科技报国的担当、教书育人的坚守以及对名利的淡泊。陈院士以身许国七十载,一生求索未得闲,陈院士的事迹越了解越钦佩,越学习越感动。看了陈院士视频感言,心灵又一次受到最纯粹的洗涤和静化,陈院士平静的语言听得我热血澎湃,前辈坚守初心使命,激励我辈奋勇前行。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篇2
他,被誉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曾开创炼油工业的多项“共和国第一”。
他,曾两度进入煤制油领域,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
他,潜心石油替代能源战略研究,在国家新建煤制油、煤化工项目建设中担负着技术把关重任。
他就是有着63年党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92岁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初 心
70年来,陈俊武孜孜以求,带领团队创造石油炼制领域多项“共和国第一”。鲐背之年,他依然坚持每天准时到办公室,查阅资料,研究课题,风雨无阻。直到前不久,他才听从大家的强烈建议和家人的再三劝告,减为每周一、三、五上班。
“您90多岁了还坚持工作,您的动力来自哪里?您的初心是什么?”洛阳一群“90后”青年看望陈俊武时问道。科学家的语言,总是那样精辟。精神饱满、一头白发的陈俊武不假思索地说:“国家需要!”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生于北京,17岁考入北京大学化工系,大学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让国家石油工业强大起来,就是我的初心。”1949年12月,陈俊武可以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工作,可他偏偏费尽周折只身来到条件较差的抚顺人造石油厂,当了一名技术员。
他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将永远对抚顺怀着眷恋,抚顺留下了我美丽的梦想……”
当时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为了尽快让工厂恢复生产,他一头扎进车间实行技术革新,弄不清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向工人师傅学习,经常忘了晨昏暮晓,衣服上油渍斑斑……
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篇3
近期公司开展了学习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我感触很多。作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他为我国炼油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最困难的年代,他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攻坚克难,设计出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使我国炼油工艺一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的光辉事迹十分感人,对于当今石化人很强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他钻研科学知识的奋斗精神。建国初期,面对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的现实,不服输的陈俊武一头扎进车间,把自己学过的理论和眼前的装置设备印证对照、摆弄琢磨,弄不清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向老工人师傅学习,经常忘了晨昏暮晓,衣服上经常油渍斑斑。在变换车间值班时,他观察到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抽力很大,进而考虑水煤气鼓风机必要性的问题,经过刻苦钻研,与工友一起利用倒班时间做了关闭旁路试验。结果表明,鼓风机在停止供电的情况下依然自动旋转,车间其他设备运转正常。此举开了技术革新的先河,轰动全厂。
二、学习他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陈俊武同志曾回顾自己的经历,谈到“我一直在前进,创新的思想没有停顿”。他不仅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了。从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投产到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盛开,他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紧接着,由他提出技术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投产,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金奖。再到他主持的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产业化开发和采用自主技术建设一套全新催化裂化装置置等等,都留下了他的汗马功劳。
三、学习他淡泊明志的高尚品格。陈俊武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读大学期间,他虽然遭遇家庭变故、生活拮据,但是仍勤奋刻苦、潜心治学,为成为一名科学家而努力奋斗。他沉着冷静、有定力。在他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世道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变得急躁,而是要使自己静下来,好好读书学习、增长才干,既历练好心性,又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他严于律己,在住房、公务待遇等方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常年坚持步行上班。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上报材料时,他主动提出不报自己,而把课题组另一位同志纳入获奖名单。
陈俊武院士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份力量不断升腾我们奋进的激情。如同他对年轻一代的嘱托,“我们要好好抓住机遇,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努力拼搏,不负韶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征程路上,不断奋勇前进,谱写新的篇章。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篇4
63年党龄、70年奋斗不息。在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9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身上,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品格熠熠闪光。“时代楷模”陈俊武同志坚持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技术成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杰出开拓者。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陈俊武那样,始终践行爱国奋斗奉献精神,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用信仰、担当、奋斗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像陈俊武那样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石油”是陈俊武的初心,炼油也是炼“心”。陈俊武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不仅在于心怀梦想的开始,更在于年复一年的坚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陈俊武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求知,从理论中求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像陈俊武那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在陈俊武心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信条,祖国需要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是最好归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像陈俊武那样弘扬创新担当精神。陈俊武认为: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在科技前沿奋斗,努力创新,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受人民欢迎的科学家。他说到做到,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陈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当然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难题,特别是对于攻坚脱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更需要党员干部提供一些常规服务,遇到棘手的困难,还需要提供一些非常规服务。这些无不考验着干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担当精神。
岁月见证初心,榜样引领时代。陈俊武院士70年矢志报国的决心、献身科学的追求、著书育人的热情、无私奉献的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入持久学习陈俊武院士灵魂里的忠诚、骨子里的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信念、勇于登攀,立足岗位,苦干实干,在奋进新征程的路上努力让人生更精彩,成为与祖国同行的人。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篇5
大道至简,以奉献书写人生华章;赤子初心,以使命绘就壮美画卷。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10月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陈俊武院士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他不忘初心、忠党爱国、敢于创新、无私奉献,是广大党员干部及科技人才永远追随前行的榜样。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守初心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是挥斥方遒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陈俊武十几岁时就立志献身中国石油化工事业,60岁退休后,仍一刻未离开过能源领域,直到90多岁高龄仍在为此奋斗。他说:“不能觉得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我不敢有这个念头。”志行万里,不忘赤子初心。向陈俊武院士学习,就是要讲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信仰根基,把党的初心融入内心“生根发芽”,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内心设定的目标。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爱国从来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鲜明底色。钱学森毅然回国投身导弹和航天事业,“西迁人”坚持“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黄大年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志向……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始终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陈俊武经常这样说,也严格这样做。70年工作不息,陈俊武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广大知识分子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激发忠贞报国的民族情怀,许党许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已能为国家提供充足原油,但国内炼油技术却不过关。陈俊武接受重任,带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设计出国内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助力我国炼油技术跨越20年,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科技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离不开“于满是荆棘的荒野里踏出一条路”开拓进取的闯劲。知识技术人才要秉持“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创新下去”的信念,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贡献聪明和才智,在开拓创新的事业中追求个人幸福。
默默奉献、甘为人梯。陈俊武曾说,“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作为一名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陈俊武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在交通费、住宿费上精打细算。然而在培养新人上,却十分大方,他牵头在郑州大学建立院士工作站,每月坚持从洛阳到郑州授课,吃住行自费,却分文不取报酬,还把奖金和积蓄捐给公司幼儿园、优秀民办教师和贫困学生。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最鲜活的价值观。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向老党员陈俊武那般,始终牢记宗旨意识,找准工作定位,主动融入大局,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无限热爱,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怕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勇挑重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陈俊武的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