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优质的作文,读者可以学习到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作文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秋的来厉作文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1
今年中秋节我在家过的。家里就我爸妈,婆婆,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不在,真是太遗憾了。
中秋节那天,下雨了,天空一片漆黑。中秋节一点美都没有。所以,想要赏月,就要回到中秋节的前一天,这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中秋节。
中秋节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去青奥文化体育公园赏月,也来看南京眼。晚上月亮又大又圆,应该是中秋节的场景。
晚上青奥文化体育公园很安静,但是游客很多,大概是来赏月的吧!每个人都静静地走进来,不出声。我们也进了公园,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路灯的灯光下,草地很美,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我们走的路全是木板,有一种天然的气息。一个被水包围的小池塘,清澈见底,即使在晚上也能看到。我们只看这些小场景,比如南京眼那里的观景桥。
当我们到达观光桥时,我们看到南京眼,南京眼有两个,扣在离我们很远的桥上。这座桥是座人行桥。遗憾的是,我们看不到桥上汽车川流不息的车流,但是桥边的灯还在闪烁,很美。我们正要拍照,但我不知道我们中的哪一个发现了南京眼它在变色。过了几分钟,又变了。最后发现它变成了五种颜色:淡紫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我发现除了薰衣草南京眼颜色都是五环旗的颜色,五环旗里的黑色应该看不到,所以换成了淡紫色。很好玩,更漂亮,很高兴你来了!
回家前,我们在公园里逛了一会儿。这个中秋之夜太美好了,我真的不想回家。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2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余光中
中秋的味道被分为十份,在我心中,月饼作为中秋的特色独占三份。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各种口味的月饼俨然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必备美食。月饼源于南宋,兴于元末。当时朱元璋领导起义,约定在八月十五以互赠月饼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自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延续至今。如今,边吃月饼边赏月已成中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秋的空气都浸润着月饼的香味,而圆形的月饼象征团圆。
月圆人也圆,一间房室,一张圆桌,一桌亲人,把酒言欢,谈笑数时,享受着一份温馨。我们和亲戚们来到外婆家,四五岁的小孩绕着老人们的膝边转,用稚嫩的语气嚷着:“我要吃月饼!”老人们则露出幸福的笑容,点着头,摸着小孩的脑袋说:“好,姑婆这就给你拿去啊!”两年多没回家的舅公则拎着大包小包说:“姐,我回来了!”一桌的人都大声招呼他,几个老人站起来迎接他,到处都是欢笑声与惊喜的声音。中秋节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能让人们体会亲情团圆的节日,所以,团圆作为中秋的特色占据了两份。
在我心目中,月亮占据中秋的半壁江山。乡下的夜晚总是很凉爽,搬张竹凳到院中赏月,伴着含苞待放的桂花,心情愉悦。
月亮的味道很复杂,因为没有人可以对此下一个定论。于童年时的我而言,月亮的味道是甜的。那时的我手捧一杯水,忽而发现水中住着月亮,兴奋地对外婆说:“我拿到月亮了!”外婆笑着说:“这是月亮的影子,真正的`月亮住在天上。里面还住着嫦娥哩!”听到这话,我就想着嫦娥住在一个玉做的宫殿里,她的容貌倾国倾城。于是我就高兴地盼啊,盼啊,想见她一面。
而对于古今文人而言,中秋的月似乎没这么快乐。苏轼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冰心《中秋前三日》里也说:“我的朋友,正是花好,月圆,人寿,何来惆怅?便是将来离别,今夕何夕,也须暂忘。”面对这中秋圆月,人们不禁感叹它的味道叫“思念”。
又是一个中秋节,我坐在窗前,看着这一轮圆月,忽而发现我就是这圆月,圆月就是我。谁不希望月无圆缺,人无离合?但人生在世,不就是起起伏伏吗?也许这才是中秋的味道吧。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3
十月三日星期六,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奶奶忙了一整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有红烧鲫鱼、大龙虾、炒青菜……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菜,就等爸爸妈妈回来吃团圆饭了。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下班了,我们准备吃饭了。爷爷拿出了一瓶好酒,平时不喝酒的爸爸也喝起酒来,只见他没喝几口脸就红了。吃完晚饭,奶奶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月饼,放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品尝。月饼有好几个品种,有椰丝、百果、哈蜜瓜味……奶奶想得特别周道,为了大家都能吃不同口味的月饼,奶奶就把不同口味的月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大家。我最喜欢吃椰丝口味的月饼,一口气就吃了好几块。
我们边吃月饼边欣赏天上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圆又大又亮。这时候爷爷给我讲起了月亮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竟然忘记了看晚上的动画片了。
我们就这样愉快地过了这个中秋节。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4
春风拂过,春暖花开。一笺浅意,情深且浓。春雨虽弱,情意却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完美诠释。我喜欢独自聆听春风,春雨的脚步声,因为在我的灵魂深处,我喜欢它们那份浅意,却是十分的浓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使我感怀春之风的柔情,咏叹活着的美好。希望幸存,美好仍在。活在当下的我们,应当怀念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那一刻,我读懂了一笺浅意,情亦浓。
夏日炎炎,人有一袭凉风相伴。一笺浅意,情浓且深。炎炎夏日,抚照我们的是那赤热热的气流。多少人因之而“落泪”,但只要一袭凉风掠过,多少人又因之而喜笑颜开,心系感恩。凉风虽浅,其意亦浓。正所谓“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细微亦能成其大。那一刻,我读懂了一笺浅意,情亦浓。
秋之素情,仍在风飘。一笺浅意,情厚亦浓。当秋风飘过,落叶蝶舞,红叶艳颜,硕果丰黄。那一刻,你心灵深处温存着的那份温馨感油然而生。那秋怀,秋思,秋忆,秋悟,秋兴。浮游脑海。“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使你秋思;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国秋。“使你秋忆;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使你秋悟;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使你秋兴;中秋飘过,一笺浅意,情亦浓。
寒冬日下,冬风吹过,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好美的景致。一笺浅意,情浓且厚。我喜欢于某个角落,静静赏雪,聆听美丽。冬风相伴,梅花香自浓。冬之风越烈,梅花香越浓。“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我喜欢,梅之盛开的情景,尤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许,有人不欣赏它,甚至厌恶它,但我视它为唯美,一笺浅意,送来了美丽。冬风吹过,美景随至,一笺浅意,情亦浓。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5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老家了,所以那天我们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
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中秋的来厉作文篇6
今天是中秋节前夕,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赏月。只见月亮圆鼓鼓的,像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而且,它的周围有一圈模糊的光晕,朦朦胧胧的。怪不得唐代的诗人李白赞扬圆月为“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啊!
看着皎皎圆月,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中秋节当晚,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家人团聚呢?答案肯定是:不是的。比如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和孩子相聚一次也已经不错了,更别说是在中秋节了。相比之下,我才发现,原来我真的很幸福。
祖国的边防战士们驻扎在祖国边疆,保卫着祖国母亲。他们只能通过手机和电脑与家人“相聚”,能回家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在中秋这个日子里,望着一轮完美无瑕的的明月,心里异常惆怅,也只能托月亮遥寄思念。原来我真的很幸福!
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有多少人们在怀念祖国母亲啊!他们迫切地想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来。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只能想象自己已回归。原来,我真的很幸福!
身居异国他乡的海外侨胞们虽然身不在祖国,但心永远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每当他们凝望月亮时,月亮总会唤起他们的记忆——我是中国人!他们心中一定也无限怀念祖国,怀念在祖国的亲人。原来,我真的很幸福!
中秋的来厉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 共度中秋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