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优质的作文,读者可以学习到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写作文时,我们要避免重复和啰嗦,注意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秋节的来历》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按照老家的风俗,今晚我们要在家亲自烙团圆饼,家中每一个人都吃上一块,才算过好了中秋节,也预示着家人能年年团圆。
吃过晚饭,我们就开始动手了。奶奶先和面,当我看到奶奶给面里加油和生鸡蛋时,我有些疑惑不解,奶奶告诉我,用这样的面烙出的饼口感才会酥。面和好以后,奶奶又将买回来的黑芝麻和花生炒熟,又将一些生面粉炒熟,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捣碎拌匀,分别盛在两个小盆里,因为要做甜、咸两种口味,所以给两个小盆里分别加上糖和盐,这样团圆饼的馅就做好了。
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我们开始分工,爷爷负责擀面,奶奶负责包馅,我负责捏边和压花。奶奶先给我示范了一下怎样捏边,看着奶奶轻松的样子,我觉得很简单,于是我拿起一个包好馅的团圆饼,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捏了起来。可是团圆饼不像刚才在奶奶手中那样听话了,我不是捏的松没有花边,就是捏的紧花边都粘在一起了,站在一旁的爷爷呵呵地笑了起来。奶奶鼓励我说:”第一次能捏成这样就不错了!“有了奶奶的鼓励,我越战越勇,不一会儿就掌握了窍门,捏得像模像样了。奶奶把做好的团圆饼放入电饼铛,六分钟过去了,团圆饼熟了,奶奶刚一打开锅盖,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就要尝一尝便伸手去拿,”烫!“奶奶连忙说。”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等一会儿饼不烫了,我拿了一个咸的尝了起来。好香呀!皮酥、馅香,再加上又是我们亲手做的,这团圆饼吃起来格外好吃,比起那些有着华丽外表的礼盒月饼好吃多了!一口气我就把一个月饼”尝“完了。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大家品尝自家人做的月饼,看着中秋晚会,别提有多开心了!此刻,窗外圆圆的月亮望着我们这幸福快乐的一家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2
今天老师让我们查找传统文化的资料,我最感兴趣的是中秋节。在网上我了解到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我们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坐在阳台上赏月,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听着虫儿的鸣叫声,品尝甜甜的月饼和好吃的瓜果,和家人一起度过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3
后羿有个美丽而贤惠的妻子叫嫦娥,他们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一个老道士送给后羿一包长生丹药,说吃了后可以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了嫦娥保存。一个小人知道了此事,在八月十五那天,趁后羿外出打猎时溜进她家,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万般无奈只得吞下那包药,没想到瞬间身轻如燕,飘然而起。
可她舍不得丈夫,就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后羿回来后得知此事,心急如焚。他走到门外,突然看到天上的月亮变得又大又圆,就像自己的妻子望着自己,顿时泪如雨下。于是他在月亮下摆上供桌,上面摆上了嫦娥最爱吃的水果。自此以后,每年如此。于是人们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会不约而同的到月下来供奉嫦娥。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4
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
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
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5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篇6
中秋节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的到超市大购物;有的人则在家吃月饼;还有的人却在家的阳台上赏月……我在家打开窗户看着这明亮而又大的月亮。
看着这月亮,我慢慢的想起了一个传说:从前,有个人叫后羿,他因为射下了九个太阳而在村里受到人们的爱戴。后来,他娶了一个妻子叫嫦娥。后羿将他从王母娘娘那求的一包不死药交给妻子包管。有一天,一个人听说后羿得到一包不死药,便趁后羿出去打猎时,拿了一把刀,要挟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是绝对打不过他的,便拿出不死药,自己吞了下去,马上,嫦娥化作一缕青烟,飘上天空成了神仙。后羿知道以后,提刀去找那个人,而那个人早就已经逃跑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而我看着月亮,好像有个人在月亮上跳舞。难道那是嫦娥的影子吗?后来,只见月亮是那么大,那么圆,那么亮……
真是“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在中秋节是,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吃一顿饭,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6篇相关文章: